《盜墓筆記》電影版:盜墓拍成奇幻 有人罵有人愛

2016年08月08日07:40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盜墓拍成奇幻,有人罵有人愛

  《盜墓筆記》中男主角之間的感情戲遭詬病。

  《盜墓筆記》上映后,如同一顆深水炸彈,投進了沉悶的暑期電影市場。該片上映三天以來,總票房已破4億元,成為今年暑期最賣座的影片。然而,該片從人物設定到高潮情節再到兩位男主角的感情戲,卻遭到了來自原著書迷的一片惡評。但從影院普通觀眾的反饋上看,《盜墓筆記》在喜劇和探險元素上做足了效果。不少影評人也指出,電影創作不可能完全照搬小說。

  普通觀眾

  墳頭蹦迪橋段“笑果”驚人

  上周五晚6點,耀萊成龍國際影城7號廳座無虛席,在爆米花的香味中,《盜墓筆記》拉開帷幕,全場觀眾的心也隨著盜墓團隊的探險旅程一路起伏。

  當演到三叔不讓吳邪參加盜墓,把他鎖在車上時,鹿?飾演的吳邪來了句“那大小便怎麼辦”,身旁的鐵盆隨之跌落,此時觀眾爆發出一陣笑聲。這樣的喜劇橋段很多,正如身兼原著作者和電影編劇的南派三叔所言,這是一部喜劇探險電影。鹿?承擔了片中絕大多數的笑點,觀眾對他的搞笑還比較買賬。被網友吐槽為“墳頭蹦迪”的橋段,影院放映效果反而很好,觀眾笑得前仰后合,笑聲持續了很久。“我沒看過書,但我覺得電影還挺好玩的。古墓裡的尸蟞、蛇甚至有一種科幻片的感覺。除了后面的情節有點兒過於夸大外,整體笑果還不錯。”觀眾“阿爾法”表示,如果滿分10分,他能給這部電影打7.5分。

  李萍是首都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每場電影結束時,她都會站在散場口向觀眾售賣電影周邊產品,觀眾如何評價一部電影,她也能聽到。她介紹,《盜墓筆記》在普通觀眾中的口碑還不錯,不滿的觀眾主要對潦草處理的結尾有意見,但整體觀影氛圍還是很歡樂的,“前段時間電影院裡都沒什麼觀眾,這兩天《盜墓筆記》一上映,觀眾全來了。”

  對美術和道具的細致追求,讓電影展現出一個神秘新奇的地下墓宮,這也延續了導演李仁港的一貫風格。早在電影開拍一年前,李仁港便開始集結美術團隊,對片中每一處場景進行縝密設計,繪制出上百張墓宮機關場景圖。古墓中環環相扣的木俑陣,手握長刀的銅鐵兵俑,制作精致的雕刻和壁畫,這個充滿東方韻味的墓宮,也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地方。

  原著“稻米”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盜墓片

  “只是喜歡一本書而已,奈何人心橫生枝蔓。衷心祝願攪渾這本書和這個故事的所有人,包括作者,我等著你們眾叛親離,萬劫不復。”這是知乎上一個用戶的回答,語氣怨忿。像這樣來自原著黨的憤怒指責比比皆是,“稻米”們或逐條考據電影對原著的改動,或截圖吐槽特效,或質問主創為何要毀經典。

  “稻米”是小說《盜墓筆記》粉絲的昵稱。10年前,南派三叔所著的《盜墓筆記》誕生於貼吧,首發於起點中文網,后又陸續出版紙質書,常年佔據國內各大圖書銷售排行榜榜首。出場就自帶百萬讀者粉絲的大IP電影,這一次卻沒能讓它的“稻米”們滿意。

  “說好的盜墓怎麼變成最后爆發生化危機要拯救全世界?三叔的盜墓知識竟然比不上初出茅廬的吳邪?胖子為啥變成了阿寧手下的一個小翻譯,而且戲份這麼少?”電影在人物設定和情節走向上的巨大變動,讓很多原著黨大呼,這跟書裡的內容完全不一樣,結尾時反派人物突然良心發現改邪歸正,這種生硬的轉折也完全不能讓人信服。

  本該成為全片高潮的決斗戲,卻成為觀眾吐槽的一大敗筆。地宮的特效粗糙,讓人出戲。最大反派蛇母的造型讓人想起《封神傳奇》中范冰冰的妲己造型。令人尷尬的還有片中兩位男主角吳邪和張起靈的“感情戲”。開頭與結尾兩處兩人擦肩而過的慢鏡頭,張起靈對吳邪“公主抱”,二人不時的深情對望,還有諸如“我要記住你,我把回憶還給你”這樣的肉麻台詞。不少觀眾也因此直呼:“這簡直就是一部愛情片。”

  業界看法

  應該剔除感情戲突出盜墓

  對於原著黨對電影大量改動小說的批評,影評人雲飛揚直言,原著黨隻能接受這個“打擊”。“電影和原著一模一樣,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小說和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藝術形式。長篇電視劇還有可能最大限度還原小說,但時長約兩小時的電影根本做不到。”他說,作家寫小說可以花20頁描寫風景,而導演要在兩個小時內吸引觀眾眼球。

  像《盜墓筆記》這樣的IP作品,哪怕是對主角服裝造型這類細節上的改動,都極易引起小說粉絲的不滿,更何況電影在人物設定、故事情節方面的改動都非常大。就連南派三叔本人都曾感慨:“改編永遠是一種痛,現在隻要提起改編二字,所有人深惡痛絕,眼淚汪汪。”

  在影評人韓浩月眼裡,《盜墓筆記》改編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通過層層機關設置和精細的美術設計很好地展示了盜墓文化,這也是原著的精華所在。觀眾在電影中意外地發現,原來真的有盜墓者這個神秘的職業,他們並非一味掘人祖墳,追求錢財,而是有一套傳承下來的文化和規矩,這也使得該片在文化底蘊上超越了同類型商業片。

  然而,南派三叔在結尾上的處理,卻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前面好不容易構建起來的盜墓世界。西王母墓裡最大的秘密究竟是什麼,蛇母的罪惡從哪裡來,都解釋得很含糊。編劇在設定上都沒弄清楚,觀眾就更糊涂了。此外,李仁港又在電影裡融入武俠、槍戰等元素,兩位男主角的感情戲又轉移了電影的整體表達,沒有去深化表現盜墓主題。在韓浩月看來,“如果剔除片中的感情戲,電影就有更多空間來講盜墓的故事,那些還沒自圓其說的設定也能夠得到交代。”(本報記者 袁雲兒)

(責編:陳燦、陳苑)

推薦閱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