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低評分沖擊高票房

2016年08月11日07:27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盜墓筆記》低評分沖擊高票房

  暑期檔已經過半,目前,除了成龍主演的《絕地逃亡》的票房超過了8億外,還沒有一部國產片成為票房黑馬。正在公映的《盜墓筆記》被寄予了厚望,從目前的排片來看,8月份唯一有可能創造票房奇跡的就剩下這部影片了。

  公映五天的《盜墓筆記》在票房上不負眾望,截止到昨天晚上,該片的票房達到了6.7億元人民幣。昨天是七夕,雖然有《謊言西西裡》、《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等多部愛情片同時公映,但《盜墓筆記》卻是最大的贏家,昨天一天就斬獲了1.3億的票房佳績。從目前來看,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很可能會超過9億,並最終成為這個暑期檔的國產電影票房冠軍。

  想讓鹿?“從小拍到大”

  跟最近這兩年公映的所有國產魔幻題材電影一樣,《盜墓筆記》在收獲票房的同時,在口碑上也是兩極分化。目前,該片在豆瓣網上的評分隻有4.9分,超過了陸川導演的《九層妖塔》(4.3分),但比烏爾善根據天下霸唱小說改編的電影《鬼吹燈》分數還是低不少(7.6分)。

  昨天下午,該片的編劇和原著小說作者南派三叔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就網友關注的話題進行解答。對於電影《盜墓筆記》,他坦言,小說和電影畢竟是不同的藝術形式,該片僅還原了小說的百分之三十四左右。

  南派三叔說,自己第一次擔任編劇工作,寫出的第一稿指數高達10萬字,相當於三部電影的內容,后來在導演李仁港的指導下,刪除了很多內容。最后剩下3萬字左右,這才是一部電影劇本的常規字數。

  雖然當編劇很辛苦,但在南派三叔看來很享受這個過程,他昨天明確表示,如果有續集,自己一定會繼續當編劇,“隻有自己當編劇才能把握住原著小說的要點。”

  針對網友說的“以前有多愛盜墓,現在就有多恨三叔”的狠話,三叔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我出第二本的書的時候有人就在否認第二本了,爭議十年一直都在,沒有辦法。“寫作和開飯館一樣,每次有百分之十的回頭客就夠了。因為十次之后回頭客就會有很多了,他們才是核心。”除了電影《盜墓筆記》,去年的電視劇版《盜墓筆記》和《老九門》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對此,三叔回應,“其實還好,我身邊的評價不錯,成績大家也有目共睹。”

  《盜墓筆記》起用了井柏然和鹿?兩位年輕演員,這被很多觀眾認為是打“小鮮肉”的招牌。當然,兩位人氣演員對於提高該片的關注度也功不可沒。每次召開新聞發布會,現場的外面都圍滿了粉絲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籃,場面非常夸張。

  但三叔否認了很多觀眾的看法,他認為,邀請鹿?來飾演片中的吳邪是角色需要,“首先所有的電影情節都是從吳邪盜墓開始拍攝的,肯定需要一個年輕的演員扮演角色。我希望像哈利·波特一樣從小拍到大,所以選擇年輕演員是必然的選擇。”“我在選擇的時候還沒有‘小鮮肉’這個概念,我只是單純選擇形象合適的。”他強調,兩位男主角的表現“達到了我想表達的狀態”。

  拍完沒有跟導演鬧掰

  原著小說《盜墓筆記》系列內容龐大,電影《盜墓筆記》只是拍出了冰山一角,再加上《老九門》和《藏海花》的小說,有讀者認為,南派三叔是挖坑高手,三叔表示,今后寫小說“會一邊填坑一邊挖坑,但是填坑的速度會大於挖坑的速度”。

  盡管如此,小說的脈絡還是把不少觀眾看糊涂了,對此,三叔解釋,書中開頭的部分“其實只是解釋了讀者和作家的關系。十年來到底誰在書裡誰在書外亦幻亦真的狀態,兩個吳邪到底哪個是真的,就是這麼一個命題而已。”

  除了開頭,影片后面的故事情節變得非常簡單,很多觀眾看得不過癮,認為缺少三叔小說中的懸疑設計,這才是小說的精華。三叔表示,自己一直被教育說電影是不能挖坑的,“可以的話希望下次挖個大坑”。

  作為本片的出品方之一,三叔坦言,第一次做電影自己只是享受一下瘋狂的時刻,“票房這種壓力很大的東西就不去想了”。他還透露,本來已經拍好了影片的彩蛋,“這個彩蛋完全為原著粉准備,但是猶豫考慮到普通觀眾是否會產生排斥,最終沒有放彩蛋。”

  拍攝過程中,最讓三叔開心的就是跟導演李仁港的合作,雖然兩人在很多地方不同,但在對片中人物的性格設定上卻是高度一致的,“都說很多編劇拍完電影后,就跟導演鬧掰了,但好在我們還是好朋友,盜墓系列十年了,也學會了很多東西。成績這種東西學會了看淡,過程比結果重要,跟導演等合作伙伴中間的爭吵理解也都很珍貴。”南派三叔笑著說道。

  本報記者 王金躍 

(責編:陳燦、陳苑)

推薦閱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