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皇帝角色專業戶"林家寶:收放自如是極高的境界

2016年08月17日07:52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林家寶:收放自如是極高的境界

鬆贊干布造型

李煜造型

睿王造型

林家寶與麥玉清合演的粵劇《唐明皇與楊貴妃》

8月19日、20日,以“王者風流”為主題的林家寶粵劇藝術專場將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上演。廣東粵劇院國家一級粵劇演員林家寶扮演皇帝的角色已有三十多年歷史,他笑言:“大家都叫我皇帝專業戶。”這場演出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廣東省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陳笑風擔任藝術指導,廣東粵劇院院長丁凡擔任總監制,副院長麥玉清擔任策劃及監制,徐光華任導演。這是一場以各朝帝王為主線的專場演出,觀眾將在一個晚上領略到各種王者風范。

看點:

感受不同的王者風范

林家寶粵劇藝術專場包括5場粵劇折子戲:《七月七日長生殿》、《雨夜憶芳容》、《南唐李后主之“壽誕”》、《睿王與庄妃之“夜訪”》以及《文成入藏》。其中,除了《雨夜憶芳容》由林家寶獨自主演,其余四場他將先后搭檔三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粵劇名家麥玉清、蔣文端、梁淑卿。“我們都是合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搭檔了,大家非常有默契。”林家寶說。

麥玉清是本次專場演出的策劃及監制,她介紹稱,這五場折子戲是有內在關聯的,每場戲之間也有串場。“第一場戲《七月七日長生殿》講唐明皇與楊貴妃七月初七在長生殿前立下愛情盟誓,讓觀眾在一開場就感受到華麗的場景和喜慶的氛圍。”在簡短的“馬嵬坡兵變”過場戲之后,楊貴妃去世,演出進入第二場《雨夜憶芳容》。這是以唱為主的一場戲,麥玉清說:“林家寶的唱功好,這首主題曲用來表現林家寶的唱腔,突出他的強項,觀眾能感受到他的藝術水准。”

《南唐李后主之“壽誕”》則是“李后主”李煜的故事,他的個性較為陰郁,與意氣風發的唐明皇形成鮮明對比,也讓整場演出形成情感上的起伏。《睿王與庄妃之“夜訪”》中的睿王又與前兩者不同,粗獷又不乏深情。最后一場《文成入藏》,講述唐朝貞觀年間,文成公主奉召入藏,下嫁鬆贊干布,促進民族大團結。“最后一幕是漢族人民和藏族人民載歌載舞,也體現了大團圓的和諧氛圍,歡快的場面與開場戲形成呼應。我們想讓觀眾開開心心進來看戲,最后開開心心地離開,同時獲得美的享受。”麥玉清說。林家寶還介紹說:“《文成入藏》是我師父陳笑風的名曲,徒弟開專場,當然要用上師父的戲。”

亮點:

鑽研皇帝角色已37年

唐明皇、李后主、睿王、鬆贊干布……從1979年首次出演帝王的角色,林家寶在粵劇舞台上已經演繹了37年。“每個帝王都有屬於自己的朝代,盛世之君意氣風發,末代皇帝頹唐抑郁,要將其內在氣質完美地詮釋出來,就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深入了解,把自己代入到角色裡。”林家寶說,每次拿到劇本,他都會對相關人物進行資料搜集,空閑時也會看相關的影視劇,比如陳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看的時候琢磨別人的表演方法。“多看戲很重要,別人的不足之處你能看出來,同時也可以吸收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

在林家寶看來,雖然唐明皇、李煜和睿王是三種不同類型的人物,但他們有個共通點——重情重義。“唐明皇在國家興盛時獨寵楊貴妃,即使戰亂政局動蕩,他也沒有停止對楊貴妃的愛戀。李煜對小周也一樣,深情款款。睿王雖是一介武夫,但是他也很專一細致,是粗中有細的人。”

雖然演繹過很多不同的皇帝,林家寶最喜歡的還是唐明皇和李煜,“我欣賞盛世之君獨一無二的霸氣姿態,也對李煜在南唐興衰前后的反差很感興趣。南唐之所以會衰落,是因為李煜缺少治國方面的謀略,他不想做皇帝,隻想要他的愛情和詩詞歌賦,寧愛詩詞也不愛江山。”林家寶說,隻有清楚地知道這個人物在當時的朝代怎麼想、怎麼做,才有可能把角色演好。

早在1999年,林家寶演唱的《南唐李后主之“壽誕”》就錄制了錄音帶發行,他還在香港紅館表演過這場戲。隨著年紀和閱歷的增長,林家寶聽出了以前演唱的不足,“如果是現在錄,演繹和唱功都會好很多。雖然聽到了很多以前的不足,但當時的自己已經盡力了。”談到粵劇和粵曲的區別,林家寶介紹說,唱粵曲講究圓滑和腔口,注重用唱腔來表現人物,而演粵劇則是通過唱和表演一起來展現人物,“演員在演粵劇時需要肢體語言的表演,唱法也會與曲藝有些許不同,有時節奏會較為明快。”

師承:

陳笑風對我影響最大

林家寶是新會人,從小愛唱歌,是學校文藝隊的獨唱演員。1978年,他考入新會粵劇團,當時有不少廣東粵劇院的老師在團裡給大家訓練。1993年,還在新會粵劇團的林家寶就已經和麥玉清合作過《七月七日長生殿》,麥玉清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他飾演唐明皇的樣子,“我見到他時都忘詞了,因為感覺太像了,有點被震驚。”

1995年,林家寶進入廣東粵劇院,粵劇前輩關國華對他的影響很大,“記得我演出的第一場戲就是關老師做藝術指導。當時關老師也演出皇帝的角色,后來他開始教我,在表演和演唱各個方面都給我指點。”林家寶也很喜歡香港著名粵劇演員文千歲,“我聽過他演唱的唐明皇,感慨萬千,他唱得太好聽了,但也確實太難唱了。”

不過,對林家寶影響最大的老師是陳笑風。他入行練習的第一首曲子就是陳笑風的《山伯臨終》,“那時我還在新會粵劇團,老師每次都讓我練這一首,當時覺得很煩,后來才體會到,要唱好這首曲子真的不容易。每次唱的效果其實都不太理想,花長時間練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2000年,林家寶才正式拜師陳笑風。“陳老師非常和藹可親,每次我問他問題,他都很樂意回答,沒有任何架子,在台下看完戲,他也會給出中肯的評價。我們一直亦師亦友,早在正式拜師之前,就已經接受了他很多教導。拜師之后,身上更多了一種責任感,想要更多地學習師父的藝術,照顧好師父。”

林家寶說,陳笑風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他的唱腔和對藝術的執著。“直到現在,師父都沒有刻意讓我去演唱他的‘風腔’,只是教導我如何唱好人物。”比如在演繹《山伯臨終》時,林家寶一開始對人物的理解不夠透徹,唱出來的效果總不太滿意,直到師父啟發他:人將死的時候氣息微弱,所以你不能唱得太大聲。師父一點撥,林家寶恍然大悟,他說:“很多觀眾以為唱得洪亮就是技藝高超,但在粵劇中,收比放更難,收放自如更是極高的境界。”(記者 何晶 實習生 劉韻)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