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災難片已經形成套路、觀眾愈加挑剔的狀況下,《火海凌雲》仍舊表現出了它的新奇感。這部由俄羅斯出品的電影,雖然有著好萊塢災難片令人血脈僨張的驚險場面,但在細節方面所呈現的俄羅斯性格,時時在強調它與好萊塢電影不一樣。
不急不緩是《火海凌雲》的敘事特征,實習副駕駛古辛到航空公司應聘,先是遭遇老機長津琴科刁難,后又被求才心切的津琴科找回,這為兩人的友情建立與並肩合作,織就了一個富有想象力的戲劇空間﹔古辛與美女同事亞歷山德拉從戀情初萌到墜入愛河,拉起了一條有力的愛情線﹔老機長的家庭故事,讓影片擁有了飽滿的親情元素。
在前半個小時裡,觀眾很有可能忘掉片名,把它當成一個都市情感片或者職場電影來看待,即便在這些文戲裡,《火海凌雲》一點兒也不會令觀眾感到厭煩,對於細節的精准掌控與打磨,使得它的文戲擁有令人不禁微笑的能量,這是俄羅斯電影的一個特色,此前在中國公映的俄羅斯作品,無一例外都是細節控。
在完成基本的人物關系交代和情感鋪墊之后,影片急轉直下,進入了災難片的節奏,制造了扣人心弦的緊張感。
災難片是否拍得高明,其奧秘在於是否能把握好對觀眾虐的程度,虐輕了,觀眾會覺得不過癮,認為所謂災難片不過如此﹔虐重了,觀眾會產生生理與心理上的雙重不舒適。《火海凌雲》對於這點把握得不錯,當影院裡發出一片“不要啊”“不會吧”的感嘆時,影片也就見好就收了,順利轉向團圓大結局,安撫觀眾那顆被驚嚇的心。
對於不少觀眾來說,對於災難片佳作的最后印象,還停留在《2012》。在劇情上,《2012》嚴格來說並不算出色,但它仍成為災難片的一個高點,如何超越它成為后來者的撓頭之處。《火海凌雲》當然沒有想要超越《2012》的意圖,俄羅斯人還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意願在制造本土銀幕英雄,但它給災難片帶來的啟發是,想要災難片好看,除了場面要真實、驚險之外,還要在情感層面上進行更為豐富的塑造。
從人文的高度來看,《火海凌雲》做得還不夠,但在真實度、感染力、完整性等方面,它提供了足夠的娛樂性。(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