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是个奇迹。媒体论及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道,多认为是由于白先勇在传统经典《牡丹亭》中倾注了“现代意识”,是对传统经典大幅度“创新”和改造的产物。这可能是有关青春版《牡丹亭》最大的误会。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无可超越的巅峰之作,昆曲从明末清初形成了成熟而完美的表演规范。从青春版《牡丹亭》排演之初,白先勇就始终在努力恢复并重现昆曲传统的表演美学,强调要让观众看到“原汁原味”的昆曲和《牡丹亭》,在剧本处理上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著的面貌、只删不增;并且,鉴于昆曲表演传统在当代渐次失落,他特别聘请了汪世瑜、张继青等一流的昆曲表演前辈艺术家手把手、一招一式地训练和指导年轻演员。因此,与其说青春版《牡丹亭》是在创新,还不如说它恰是这个时代戏曲界少有的尊重与契合传统昆曲表演美学的范本。
![]() | ![]() |
(责编:宋心蕊、许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