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代表的文化自豪与期待--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基层代表的文化自豪与期待

2013年03月04日06: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3月3日,记者在黑龙江省代表团驻地与几位来自基层特别是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农村的文化建设聊起了家常。

  付华廷代表:把群众团体做成品牌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全国人大代表付华廷说,作为近万人口的大村,我们在文化建设上也做到了大:秧歌队大,500多人;健身操队大,1000多人;文化广场大,35000多平方米;文化投入大,1000多万元;文化产业做得大,有一个大的影视基地;群众文化的引领作用大,每年开展多项文化活动,使很多人离开了酒桌、麻将桌,跑到了健身健脑的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社会和谐了,俺这个村头也好当了。付华廷提出了他的下一步想法,即成立一个或几个艺术团体,请专业老师来村里指导,将其打造成文化品牌。付华廷建议,由于农村中的文化带头人和文艺人才比较少,政府应在这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谭志娟代表:发挥乡镇文化站平台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谭志娟是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她的工作常常需要深入村屯和田间地头。她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她看到一种现象:闲扯、玩麻将、侃大山的少了,进图书室查阅资料、在电脑上查阅信息、搞文艺活动的多了。但同时谭志娟也看到,农村的文化设施还不是很健全、文化活动内容还很单一,特别是文化人才还很少。谭志娟说,要发挥乡镇文化站的平台作用,把乡镇文化站打造成群众文化品牌的展示平台、群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平台、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平台,通过强有力的文化站建设,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蓬勃开展。

  刘蕾代表:让赫哲族文化发展壮大

  来自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的全国人大代表刘蕾是赫哲族,她从小在乡村长大,见证了赫哲族的发展变化。她说,赫哲族在全国只有4000多人,她所在的街津口是主要聚集区。近年来赫哲族靠着党的好政策,办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团,建起了鱼皮工艺品生产基地。国家还在赫哲族文化的抢救和传承上做了大量工作,现在的赫哲族群众生活很好,但要想把赫哲族文化继续发展壮大,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刘蕾建议,应加大对街津口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把街津口打造成集观光、演出、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园区,通过打造旅游文化品牌,让观众看到原汁原味的伊玛堪说唱、吃到赫哲族的特色美食、购买到具有赫哲族文化特点的旅游纪念品。

  李培忠代表:组织更多农民参与其中

  近年来,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街道裕田村的文化建设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艺术团、图书馆、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基础文化设施和文化器材一应俱全,用全国人大代表、裕田村党支部书记李培忠的话说,“什么都不缺。”李培忠介绍,裕田村四五百人的老年秧歌队每人的表演服装就有三四套,近百人的春桃艺术团每人都会并且拥有一种乐器,这些都是村里给购置的。近年来,村里投入近千万元进行了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李培忠建议,国家应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扶持力度,举办各类培训班,成立各类协会,组织农民参与其中。

  苏艳霞代表:建设好文化大院

  已经担任过4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苏艳霞是黑龙江省肇东市五站镇东安村村委会副主任。她说,肇东市的群众文化非常活跃,民间文化团体也特别多,这些草根明星们活跃在城乡的文化舞台上,为当地群众奉献着一道道文化大餐。文化大院是直接接触村民的第一平台,把文化大院建设好、规范好,将对农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肇东市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化大院都缺少政府的扶持,特别是在资金和人才方面。因此她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化大院,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来源:中国文化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