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人民网记者许心怡摄)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 (包银辉)“中国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国家图书馆通过购买和自建,已经拥有807个TB的数字资源。读者只要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利用国图的以及其他地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今天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解读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成果。
2013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人民网文化频道联合文化部推出“两会文化界代表委员”系列访谈。今天,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就“国家图书馆如何走进百姓”、“数字图书馆建设”等热点话题与网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访谈中,詹福瑞首先介绍了国图“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情况:“‘数字图书馆’从90年代就开始追踪世界‘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前沿。从2005年开始,国家正式投入12亿资金,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机遇。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在硬件上更加现代化,软件上更加开放互联的平台。最近两年我们开始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把各地的数字图书馆联合起来,建立一个超大型的图书馆。这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给读者利用数字图书馆提供更广阔的阅览空间和使用空间。”
针对读者普遍关心的“数字图书馆”使用问题,詹福瑞给予了解答:“‘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到馆服务,主要通过RFID无线射频系统,使读者到馆以后,自助办证、自助查询、自助借阅、自助咨询、自助复印,整个实现一个自助的系统。第二,对非到馆的读者,可以在图书馆主页注册,使用海量购买的和自建的信息,这是远程服务。第三,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脑,给读者提供移动服务,主要是查询图书馆的各种信息、书目数据和手机阅读等服务。”
谈到“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詹福瑞表示:“总体来看,我认为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势头很猛,需要政府给予更大的关注。我比较关注网上数字资源的收割问题,现在国内没有一个单位来做这个工作。据我了解,像美国、欧洲很多国家的图书馆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因为这批文献将来是珍贵的历史文献,比如了解我们当代的发展史、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应该是我们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新的文献的介质,我们国家应该给予投入,把这些网上的数字收割下来、保存起来,将来可以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