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的古樟树,比一层楼还高。
古樟树的部分树根。
专家初步认定:树龄有1000多年,埋在地下600年左右,非常稀罕
河源市紫金县紫城镇黄花村岭头坪村民小组近日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儿,当地村民曹荫名雇请民工在村里的一处沼泽地里挖鱼塘时,竟然挖出一棵历史悠久的香樟古树。据当地文物考古专家昨日现场目测和推断,初定这棵古樟树树龄有1000多年,埋在地下有600年左右。
树身两个人牵着手抱不过来
据曹荫名介绍,今年元宵节后,他雇请当地民工在自家门口附近的一处沼泽地里准备挖一口鱼塘养鱼,多名民工挖了多天后,发现鱼塘中心的沼泽地里有一棵“比石头还硬”的古树,埋藏在2米多深的地下,而且还不时散发出一股奇特的樟树香味。深知古树是文物的曹荫名老父亲曹流先,一边向当地博物馆上报,一边吩咐民工沿着树根小心挖掘,前日下午,这棵古樟树终于被民工挖了出来。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挖出来的这棵古树并非树的整体,由于部分腐朽和碳化等原因,树根大概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树身用两个人牵着手也抱不过来。
对研究当地沼泽地有意义
紫金县博物馆多名文物考古工作者昨日对这棵古樟树进行了鉴定,根据其碳化程度,初步认定这棵古樟树有1000多年的树龄,并在地下埋藏了600年。
当地文物考古专家称,香樟树作为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木材,根、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脑油,有杀虫、提取香精原料等用途,这棵古樟树在当地的出土非常珍贵也非常稀罕,可以说是一件“无价之宝”,古樟树的出土挖掘,这对研究当地沼泽地和河床形成的地理历史具有一定的科考意义。
据该村多位上了年纪的老伯介绍,他们小时候曾听上一辈的老人讲过,挖出古樟树的那片沼泽地原是一条古老的河床,数百年前,那里的河边和附近的高山上都种有许多珍贵的树木,后来由于当地气候和地理变化,许多树木被洪水冲刷而不见了踪影。村民由此猜测,这棵古樟树或许是当年被洪水冲刷而被埋藏在河床底下,随后河床成了当地的一片沼泽地。
古樟树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这棵从沼泽地里挖出来的古樟树已经严重碳化,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古樟香味,这棵古樟树树径最大2米有余,树高数米,除了挖出的这棵数米高的古树外,地下还摆放着三根较粗的古樟树根。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