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为什么警示“文学可能消亡”?--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王蒙为什么警示“文学可能消亡”?

杜浩

2013年03月11日13:28    来源:深圳特区报    手机看新闻

著名作家王蒙,近日在武汉大学作了一场名为“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的讲座。他在讲座中说,“视听产品和网络如此发达,产生了文学可能消亡的观点。文学需要语言符号承载,但目前来看,语言的吸引力远不如画面声音来得使人轻松,比如大家看《红楼梦》的电视剧,里面有美丽的林黛玉,有体贴的贾宝玉,有直观的画面,都不想去看《红楼梦》的书了。”王蒙说他为此很担心:因为语言和人的思想联系最紧密。教育学家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低者,很难在语言上有足够的发展……

看完王蒙的这段评论,不由得让我们想到如今的文化现实。这的确正如王蒙所说,我们的思想、精神和心灵,正在受到技术、网络的各方面进攻。我们受到了各种图像的进攻,这些图像不给我们任何空闲去思考;我们受到各种印刷品的进攻,这些印刷品使我们不必再去思考。我们把思考的任务交给了“视听产品和网络”,这造成了我们精神的贫乏,思想能力的退化,这种实质的丧失甚至会波及我们的创造活动。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王蒙为什么说发达的视听产品取代了我们的文学阅读,为什么要忧虑和警示“文学可能消亡”了。

真正的文学、真正的文学阅读的失落、没落,在不同的文学历史发展时期,都能很轻易地找到这样的例子和事实。而今天,现实的文学环境、阅读潮流,也的确正是这样的一种情形。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听到了更多的声音,从各个方向传来;也看到应接不暇的画面,包括新产品广告、电视新闻、肥皂剧……商业利益制订的潮流将人变成附庸;世界成了各类大潮流、大事件、大人物和抽象数据理论构成的庞然大物。迷失、空虚占据了披着虚荣外衣的人们。而我们听到的发自心灵和灵魂的文学的声音,却日渐稀少。

再看看大众读者的阅读趣味,现在图书界畅销的或者大众读者所广泛阅读的,是以文学名号或者文学的面貌出现的“读物”为主,而文学、文学作品或者真正的文学的阅读,则越来越不足,越来越少……恐怕谁都不能回避当今文学界、阅读界的这样一个尖锐的现实,就是文学在日渐没落,各种各样的“读物”泛滥、风行。

因此,王蒙告诫大家“文学可能消亡”,实际上就是警示我们,在今日“视听产品和网络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抢救我们的文学感受力,我们需要从文学的阅读中汲取和培养思想的能力,精神的能量,我们需要通过真正的文学阅读重获感受欢乐、悲伤、同情、愤怒的能力。文学使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和激情,成为精神健全、饱满的人。文学会让我们呼吸从容、目光清澈、神情舒展、容貌亲切,会让我们心灵与心灵相互靠近。文学,会让浮躁不安的人沉静地坐下来,阅读、思考他人的生活、他人的感受,从而缓缓走进自身的内在,逐渐唤醒生命里本就存在的各种感受力。人类的文学宝库中所蕴藏的感动与美妙,会成为我们的新生之门。这就是我们今天更需要文学、文学阅读的理由。

(责任编辑:郝孟佳、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