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原创歌手都在这里
本报记者走访乌鲁木齐7坊街原创音乐基地
在新疆乌鲁木齐,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汇集了全疆各地,一批热爱音乐喜欢创作的音乐人,他们聚在这里,用音乐开启独特的交流模式,用专属的个性和思维碰撞出创意的火花,从而诞生了一首首拥有地域特色,传播民族精神的原创歌曲,这个地方叫做7坊街原创音乐基地。
马晓羽
录音棚
乐器房
创意园区7坊街
七纺又叫7坊街,它曾经是新疆第一大老工业区之一的七一棉纺厂,在2009年4月28日,它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符号,新疆第一创意产业园区乌鲁木齐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从最初的14间工作室,到目前的81间艺术创作室,4个专业艺术展厅的创意产业园区。面积从最初的一千平米,到现在的近一万平米,7坊街在创意中绽放着它独有的魅力。
在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包含了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全门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012年10月由水磨沟区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晚报共同建立的新疆首个音乐产业基地7坊街原创音乐基地的诞生,更是让这个充满文艺气质的地方锦上添花,在这里汇聚了新疆优秀的音乐资源、音乐人、优秀的原创音乐作品。不管你是作词、作曲、编曲、后期或歌手,不管你是专业的、非专业的,只要你是原创创作、制作中的任意一环,只要你有作品,这里就欢迎你。
原创音乐成就梦想
2013年3月10日,记者来到7坊街原创音乐基地,院子门口的几尊彩色的大狗熊雕像憨态可掬,不愧是艺术园区,满院子都是风格迥异的涂鸦,进入原创音乐基地,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3·15”汽车原创音乐节的海报,负责人马晓羽告诉记者,对于这次音乐节所有的乐手都十分重视,希望在当日为观众带来最精彩的现场音乐演出。
走进录音棚,记者立刻被震撼了,各种专业的设备,软包形式的墙壁,颜色很漂亮。
负责人马晓羽拉开了属于录音棚的神秘色彩:录音棚环境很特殊,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工作室,一个是录音室,所谓录音室就是歌手录音的房间,软包会吸收回音,隔绝外面的噪音,使麦克风只收到歌手干净的声音,而麦克风本身也是关键,一个专业的电容麦克风会将歌手的声音完美地收录。
说着,记者好奇地问:这些设备都有什么讲究吗?马晓羽介绍说:这些设备都是国际顶尖的,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制作出动听的音质,没有高端的设备可不行。
录音师打开录音软件为记者演示了录音过程,记者体验了录音棚的专业录音,录制完成后,加上后期制作,一首美妙的翻唱新鲜出炉了,可是这么好的录音棚,广大老百姓怎么才能感受呢?记者问。
马晓羽说:“我们这里没有门槛,只要你喜欢唱歌,爱好音乐就可以来尝试,很多朋友来了都不敢唱,可是一唱就上瘾了,其实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优势,只要录音棚够专业,都可以创造出你无法想象的好声音。只要你是音乐爱好者,只要你有梦想,我们就帮你实现。”
相信这里会刮出一阵阵的音乐之风,刮出新疆,走向全国,让具有正能量的新疆好音乐飘扬起来,打造出一个新疆原创音乐的风向标。
(本报实习记者张蓝)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