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展顺利 项目总投资20.3亿--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展顺利 项目总投资20.3亿

2013年03月18日16:04    来源:甘肃日报    手机看新闻

  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自2011年11月18日启动以来,得到了中央和省上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20.3亿元,其中文物本体保护维修项目计划投资3.7亿元。

  记者近日从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设指挥部了解到,去年以来,嘉峪关市狠抓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全力把工程打造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阳光工程、精品工程。

  此次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主要包括嘉峪关长城保护维修、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三大项目,总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核心区3.5平方公里。

  据了解,已全面展开的长城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其修缮目的是排除文物建筑的病害和隐患,保证文物本体的安全,运用科技手段,完善建筑防雷、消防、安防监控等保护措施。修缮的主要内容涉及木结构、油饰彩画、城墙加固维修等方面的修缮项目。其中油饰彩画采取新做、补绘、仿旧、局部保护等方法。

  本体保护工程共分为关城木结构保护维修工程、关城古建筑油饰彩画重绘工程、关城西罗城保护维修工程、长城第一墩拦河坝防洪工程、关城(不含罗城)墙体保护及防渗排水工程、长城第一墩崖壁锚固工程(二期)、长城墙体(夯土)保护维修工程、关城安防系统工程、关城消防系统工程和关城防雷工程等10个小项。

  目前,关城木结构保护维修工程、关城古建筑油饰彩画重绘工程、关城西罗城保护维修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因为保护修缮期间关城正常对游客开放,工程将分阶段、分批进行施工。

  据工作人员介绍,文昌阁屋顶破旧残损瓦件已清理完毕。为了不改变文物原状,工人对残损瓦件进行了重新仿制,规格、样式等与原瓦件完全一致。接下来将进行屋面苫背,这项工程分三层,自下而上依次为护板灰、灰泥背、青灰背。苫背的作用主要是用来防水,苫背的质量决定着阁楼的存亡时间。

  由于西罗城修建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持续影响下,城墙材料的工程性质不断劣化,进而造成墙体结构逐渐松弛,稳定性降低。地基也产生了不均匀的沉降,致使其上部墙体产生斜沉降裂缝。此次修缮,就是要加固西罗城地基基础,分别为钢管灌注桩、注浆加固、墙基排水。

  嘉峪关楼木结构也正在修缮之中,完毕之后也将进行彩绘。南北敌楼、南北箭楼脚手架、维护网已布置就绪,下一步将进行屋面瓦件及木结构检查。在木结构维修完毕之后,将进入彩绘阶段。

  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设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下一步将组织高水平的专业机构,科学规划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及周边区域的文物保护、展示、利用。

  据介绍,在修复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做好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工作。

  据悉,《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已获得国家批复立项。《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总体规划》中,遗产监测中心、长城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三个单体建筑设计已完成。目前,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建设范围内拆迁安置的测绘、评估工作已完成。工程将在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及嘉峪关南北两翼长城文物保护范围内建设自然景观保护区、历史文化展示区、长城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服务配套区、村镇建设控制区。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遗产周边环境整治、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改善的有机结合,将实现世界文化遗产的高水平综合保护利用,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众的典范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嘉峪关长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全面提升遗产监测管理和展示服务水平,带动全市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效益。(记者张海泳)

(来源:甘肃日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