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文化适应--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文化适应

2013年03月20日10:41    来源:四川日报    手机看新闻

  农民工融入城市,有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只有心理文化适应了,才说明农民工完全融入了城市社会。

  农民工进城不仅是空间上的流动,更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移民”。一个群体从原住地迁移至新住地必然会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改变,从而要求在语言、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和适应。和“社会适应”相近的概念有“顺应”、“同化”、“融合”、“融入”,“融入”最为贴切地表述了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最终过程。最初研究者大多从刚性政策方面考虑落实和维护农民工权利,以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状态,而随着农民工进一步市民化,我们发现,由于城乡长期的二元差距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主流,文化适应才是内在的核心和深层问题。这里所说的文化适应包括了对城市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语言乃至服饰打扮的认知、习得过程。

  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实际上是社会化的过程,必须具备三方面基本条件:首先是一份稳定的职业;其次是这份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能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到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最后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其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将心理适应作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高阶段。所谓心理层面的适应,即包括了农民工内化城市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心理上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到归属。可见,心理适应是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因此,只有完成心理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在真正意义上融入了城市。

(来源:四川日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