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将于6月底再度开唱,如今导演组正满世界搜寻“好声音”,届时有望再度带给全国观众震撼的惊喜。然而,在这段寻找的旅程中,导演组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骗局”,各种明码标价的“承诺”严重抹黑了“好声音”品牌。
据了解,有组织冒用“好声音”导演组名义,收取300至500元的面试费;有中介公司收取费用,承诺可将征集到的“好声音”推荐给包括《中国好声音》在内的三档音乐节目;有录音棚利用报名“好声音”必须提供音频材料的条件,自封为“指定录音棚”,收取录音费,并推出专业培训套餐,收取上千元的费用;更有所谓的“圈内人”通过微博私信制定了详细的价目表——保送来上海录像10万元,一个导师转身30万,四个导师全部转身80至120万。
针对上述行骗手段,《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表示,“去年《中国好声音》曾在部分场地和录音棚面试学员,但仅为付费租用场所,与这些场所并无合作关系,也从未授权这些场所进行所谓的招募或培训。参与“好声音”节目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培训也由“好声音”节目组免费为学员提供。凡有个人或单位提出任何收费要求,均属诈骗,切勿上当受骗。”
据副总导演沈宁介绍,目前只有三路正牌导演组在进行着找人的工作,各地找人的渠道主要包括音乐院校、驻唱酒吧、唱片公司及当地著名音乐人、草根经纪人推荐这几种,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主动寻找的过程,偶有合作比较深入的地区,会依靠当地政府、文艺团体的力量,自上而下地网罗。“‘好声音’的节目模式很特别,它不提倡海选,重在主动挖掘,很多学员算是‘被动’参赛。”但沈宁坦言,有了第一季成功的基础,第二季找人相对容易了。也同样是因为“好声音”的招牌亮了,才有那么多人钻空子树招牌,巧立名目骗人骗财。
节目组在此声明:正牌《中国好声音》选拔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节目方不会做出任何承诺,比赛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没有任何捷径。(记者 冯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