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要活力:中国对部分“非遗”实施生产性保护--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向市场要活力:中国对部分“非遗”实施生产性保护

2013年03月29日16:06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陕西华县梁堡村,54岁的汪天喜转动手中的刻刀,在一块半透明的牛皮上刻划线条。在他工作室的四面墙上,貂蝉、刀马旦和戎装的将军,在浓艳对比和纤毫毕现中跃然而出。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在汪天喜已经不需要为皮影的销路发愁。每年来自海内外的订单排得很满,这些定制的皮影将成为礼品、工艺品甚至博物馆的收藏品。

  据中国文化部统计,目前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1219项,省级5700多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约达到8万多项。如此庞大的数字令依靠投资保护成为困难。

  近年来,中国对部分符合市场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生产性保护。这一措施使许多古老的非遗技艺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广阔的市场。

  “皮影自汉代以来传了2000年,一直是农民农闲时才摆弄的手艺。上世纪70年代,一副皮影才卖5毛钱。”汪天喜说,“现在是好时候,我徒弟加工的皮影也能卖到2000元。除去牛皮成本500元,还能净赚1500元。”

  在陕西省韩城市,一种自元代以来流传的表演性鼓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几乎“家家出鼓手”的韩城市西原村,铿锵的鼓点声时不时从农家院落中穿墙而出。

  “这是队员们在为下一场演出做准备。现在每个月我们行鼓队有十几场表演,省内、省外都有。”村民张勇说。今年43岁的张勇是远近有名的“西北鼓王”。近年来,他带领村民到全国各地和国外进行表演。

  “现在我们打出了威风。我们村的行鼓现在组织了好几个团,不仅在国内外演出,还参加过奥运会开幕式和俄罗斯军乐节。”张勇说。这个5000多人的村子目前“专业”鼓手就有400多人,他们农闲时打鼓演出的收入每人每年可达到5000至7000元。

  目前这位“鼓王”还在思考新的突破。在他看来,创新发展和坚守传统同样重要。“行鼓的鼓点、舞步要坚持,这是行鼓的魂,不能丢。但是,我们打鼓人还要积极开拓市场,让行鼓有更多的展示平台、更强的生命力。”

  汪天喜也有着类似的看法。他正在尝试组织村民,建立起一座传习所,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这项古老的技艺。“我考虑皮影要坚持原创、手工雕刻,不能用机器,那刻出来的不是艺术品。”汪天喜说,但有些规矩还是要破,老观念不利于皮影的发展。

  通过走访,记者还发现,一些非遗项目依托市场不仅摆脱了“单枪匹马,无人关注”的局面,而且已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在许多传统非遗项目的背后,进行经营运作的是一家家大大小小的公司。

  在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人毕六福已经是这门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别看这伞,买的人不少,主要是收藏。”毕六福说,“我家里早几年开了公司,就做油纸伞。现在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几百万元。”

  毕六福说,时下,传统技艺不能只依靠家庭作坊制作传承,要关注市场,努力发掘。“这油纸伞现在生活中没人用了,但是我们的销路、价格都看涨。”毕六福说。每年跑多个展会,展示、推销、打开市场,成为他的经营之道。

  在这一领域,少数企业走得更加深入。陕西省雨田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就将华州皮影、黑陶、华州老腔、碗碗腔等陕西华州非遗项目进行整体性发掘、开发、展示。

  该公司营销经理负责人说:“与一些非遗产业家族式开发、传承模式不同,我们首先是保护非遗传承人,对非遗项目进行发掘、整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开发和整体性展示,这样更有利于非遗项目深入保护、发展。事实上,华州皮影已走出国门。华州老腔、碗碗腔等也已在全国多家电视台展演。”

  业内人士表示,与别的产业不同,对于文化产品,让大众和社会了解认可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方面光靠企业力有不逮,希望能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展示文化产品。

(来源:新华网)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