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王蒙的“调和艺术”--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评论:王蒙的“调和艺术”

2013年04月01日14:24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学者视角

  林贤治(广州学者):

  王蒙的“调和艺术”

  如果说五十年代初期,王蒙还是一个纯洁的、严肃而热情的“少布”,那么二三十年后,他已经成为一个往来于雅俗之间的两栖人了。

  在前部长时期,他以大量的文学创作为人所注目,其中有两方面的主张较为突出。其一,强调文艺的“侦察兵”作用。其二,主张实行“费厄泼赖”,反对斗争。这种宽容的主张,在当时,无论官方或民间知识分子都是欢迎的。王蒙最大的艺术是调和的艺术。此间,他多次强调要掌握“度”,“尺寸”,都是出于“角色一体化”的要求。九十年代,王蒙进入后部长时期。这时,他表现出了巨大的失落感。一方面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怀悼心情,集中体现在阐释《红楼梦》及李商隐的文字中;另一方面是一反过去的“少布”姿态,躲避崇高,崇尚无为,提倡快乐主义。

  作为文学语言,王蒙缺乏必要的朴素、细致,和节奏变化;句中大量无意义的罗列,重复,拼凑,颠倒,拖沓,膨胀。从词序上可以看出,一方面留有昔日“语言恐惧症”的残余,常常在两个极端间来回,互相抵消,模棱两可,油滑怪异;另一方面仿照政治波普绘画,有意制造雷同。如果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界限而谦卑地恪守,自觉接受艺术法度的制约,而不是劳师远征,必欲制造一种“无边的艺术”,以王蒙的文学才能,当会有另一番成就的吧?

  李建军(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王蒙太注重自己漠视他人

  自传也许有多种写法,但不应该像王蒙那样写。王蒙的自传写得太得意了,太随意了;太注重自己了,太漠视他人了。他立志把自己写成一个“吾心光明”的“正面形象”,但却事与愿违地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矛盾而分裂的自我:自得而怨艾,自信而焦虑,慷慨而计较,清醒而糊涂,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或者用《金瓶梅》里的一句俗话来说:隔五十里看见苍蝇拉屎,出门却叫大象绊了一跤。他在写“他者”的时候,似乎缺乏平常心和宽容态度。他对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往往以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做为衡量的尺度:对自己有恩的,即使他犯过大错、伤害过很多人,王蒙也“永远感激”;与自己有过节的,即使他深孚众望,即使他曾有文章惊海内,王蒙也要“深批猛揭”。

  王彬彬(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极度膨胀的王蒙叙事话语

  王蒙先生在1993年第1期《读书》上发表《躲避崇高》一文,对王朔表示了赞赏。其中有几句关于王朔的话也很耐人寻味:“他不像有多少学问,但智商满高,十分机智,敢砍敢抡,而又适当搂着 ——不往枪口上碰……他开了一些大话空话的玩笑,但他基本上不写任何大人物(哪怕是一个团支部书记或者处长),或者写了也是他们的哥们儿他们的朋友,绝无任何不敬非礼。”王朔的确是高智商的,是极识时务的,是太有现实感的,是过人地聪明的,王朔看起来什么都敢骂,什么都敢亵渎,但其实他是很懂得分寸,很善于掌握火候,很能够认清对象的,他是先估量了对手再行事的。他明白什么东西可以骂可以亵渎,但在骂时亵渎时要“适当搂着”,什么东西骂时亵渎时不妨任意尽兴。例如,在碰到知识分子时,碰到书生时,则像阿Q碰到尼姑一样,不妨痛痛快快地骂,痛痛快快地亵渎、嘲弄、挖苦,因为这些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是原本就可以被任意欺侮的。

  友人说,王蒙对王朔的肯定,其实可以看成是对自身的肯定,王蒙与王朔之间,其实有着许多或内在或外在的相通之处。我觉得,这种看法确乎有道理。王蒙当然是极聪明的人。上文所引的王蒙说王朔的那段话,移到王蒙身上,也几乎是合适的。在王蒙与王朔的小说之间,的确可找出不少相同、相通、相近、相似之处,那种机智,那种调侃,那种油滑,那种极度膨胀的叙事话语……都是二者共有的。

  (资料搜集:张宁)

  张宁

(来源:羊城晚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