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蒋雯丽神秘身世 爸妈因"十个字"确定恋爱关系--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揭蒋雯丽神秘身世 爸妈因"十个字"确定恋爱关系

蒋雯丽

2013年04月10日08:44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蒋雯丽父亲年轻时

文章摘自《姥爷》 蒋雯丽(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出版

姥爷的四个孩子里,只活了妈妈一个。

因为妈妈的存在,姥爷才在舅舅死后,没有像他想的那样跟着走了,心肝宝贝的妈妈被姥爷捧在手心里长大。

奶奶也很特别,生了爸爸这一个孩子之后,就再也不生了。

于是1935年出生的爸爸和妈妈,成了那个年代极其少有的“独生子女”。

爸爸和妈妈,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考入铁路的,是新中国的第一批铁路职工。

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朝气蓬勃的理想,他们一起参加了铁路职工运动会。爸爸撑杆跳高,妈妈短跑。那时他们彼此还不认识,但是两个人留在了同一张运动会合影上。

他们还一起参加铁路文艺汇演,妈妈跳“采茶捕蝶”舞,爸爸合唱——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演出结束后的集体合影上,又留下了他们俩的身影。

这就叫缘分吧。

也许,爸爸就是从那时开始注意妈妈的,那个不多言不多语的,低头走路的羞涩女孩,那个被誉为铁路电报所“四大美女”之一的漂亮女孩。

妈妈在众多的通篇介绍自己的成就或辉煌历史的求爱信中,看到了一封只有七个字的信:我想和你交朋友。

妈妈回了三个字:我同意。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的苍茫之语,正契合了爸爸妈妈这十个字的姻缘。

也就是这十个字的承诺,让他们承载了日后长期两地分居的艰难和痛苦,让他们跟着新中国一起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运动”,而始终信守不渝。

这是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也很难做到的。在他们十个字确立了朋友关系之后的一年,也就是1956年,爸爸带着赡养父母的责任,带着建设新边疆的梦想,当然也是工作的需要,去了新疆。

从安徽到新疆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要连着坐三天四夜的火车。两个连手都没拉过的年轻人,靠着通信,靠着思念联系着,从不想那现实的问题,比如将来能不能调回来?调不回来怎么办?爸爸家里兄弟姊妹几人?父母有没有工作……(16)

(责编:米瑞(实习)、黄维)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