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总决赛将播 曝黄绮珊"秒杀"洪涛--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我是歌手》总决赛将播 曝黄绮珊"秒杀"洪涛

2012年9月的一天,湖南卫视负责艺人统筹的卓麓山突然接到了他的同事兼领导洪涛的电话,“他说要放弃跨年演唱会,一心一意盯一个节目,让我跟他一起来。做了10多年电视的洪涛,这一次突然有了使命感,“这些年,大家一直在追求迎合观众、制造话题的综艺,只关注收视率。
2013年04月12日11:06    来源:潇湘晨报    手机看新闻

2012年9月的一天,湖南卫视负责艺人统筹的卓麓山突然接到了他的同事兼领导洪涛的电话,“他说要放弃跨年演唱会,一心一意盯一个节目,让我跟他一起来。当时湖南卫视已经定了他的团队来做跨年演唱会了。”仅仅几个月后,这个节目成了在2013年春天火爆荧屏的《我是歌手》,而它最开始的故事,是从“回收站”里开始的……本报记者沈参 长沙报道

  幕后  

肩负夺回娱乐阵地的《我是歌手》,伴随着较高曝光率和话题度,来到了第一季的总决赛。其实,这档韩国原版的节目一开始被湖南卫视的制作方打上了一把大叉,让它在“回收站”里躺了许久才重见天日。最终它以一种纯音乐的风格,不断吸引着粉丝群,以至于总决赛之夜一票难求。这档节目在制作前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它究竟是如何制造并经营了这场娱乐秀?那些并不走红的歌手,为何因这档节目走红?节目总导演洪涛在接受采访时,为我们拉直了这些问号。

  名气是有了,但还没考虑赚钱

  虽然洪涛说自己没考虑到“收视率”,但在中国电视圈里,收视率还是代表了一切。就像汪涵所说的,黄绮珊唱回了湖南卫视去年流失掉的观众。据了解,《我是歌手》第12期的节目,45城收视率达到了2.981%,其背后带来的商业价值如何?

  《我是歌手》现场演唱的效果,让500个席位成为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必争之地,总决赛的门票更是传闻卖出上万的天价。如此火热的反响,让不少商家打起了巡演的主意。有报道称,《我是歌手》第一季结束后,巡演报价超过600万元。但洪涛表示,虽然现在有人联系,但巡演应该不可能,“目前台里没有这样的计划去开发。而且这个节目跟演唱会不一样,如果演唱会也跟在节目里一样去唱,那嗓子会废掉的。”

  不过,洪涛也表示,第二季可能会发展音像制品上的产业链,“因为现场的音效那么好,很多人在问。但牵涉到成本和版权的问题,台里在和一些人谈合作,可能会在第二季有所尝试”。不过,这些都是以后考虑的事,在洪涛看来,最主要的是先保持品质,“先把品牌树立起来,自然具有商业价值。”

  在嗅觉最敏锐的娱乐圈,观众愿意贡献收视,商家就愿意买单。在近日湖南卫视举行的2013年大型活动广告招标会上,《我是歌手》总决赛之夜在不搭配任何额外资源的情况下,广告创收总额共计超过5000万元。记者沈参

  第二春?这个可以有

 相较于节目整体商业价值的提升,歌手们的个人收益似乎更明显。

  黄绮珊:凭借一首《等待》,等待了多年的黄绮珊一夜走红,目前微博搜索量达到260多万条,而她的商演价格也是飙升,甚至被指翻了20倍,有商家更是喊出了45万。有人爆料称,每唱一场,她的身价就会涨5万,但对此黄绮珊自己却表示目前完全没有接商演,不知道这个价格从何而来。

  林志炫:作为黄绮珊的强敌,《我是歌手》的钉子户,一首《没离开过》展现了超强实力,从此就没离开过前三,也让这位47岁的歌手获得了第二春,据台湾媒体报道,目前其身价涨到了47万。

  尚雯婕:一直以来,尚雯婕最受关注的是千奇百怪的造型而非歌声。参加超女时,她就曾被当时身为评委的羽泉批评“唱功有瑕疵”,而尚雯婕在《我是歌手》的演出,不失为对自己唱功的一次平反。据悉,有传闻她目前身价从15万涨到了35万。她自己也曾表示,因为《我是歌手》获得了法国某品牌的续约。记者沈参

  黑楠:制作超前,但创新不够

  近两年,《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引起了全国观众的热议,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但独立音乐监制、曾任《超级女声》主力评委的黑楠并不认为这些“舶来品”就真的达到了毫无瑕疵,完美无缺的地步。

  黑楠坦言,《我是歌手》与《中国好声音》落地中国后,还是接到了地气,“两档节目各有长短,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音频的制作全国超前,算是中国电视人为音乐人做出的贡献”。黑楠表示,很少有节目会采用这么高规格的音响和乐队,一般电视注重的是画面的输出,现在如此重视立体声的输出,算是一大突破。

  针对现在购买国外版权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黑楠认为一味迎合观众口味的做法不可取,“中国电视界缺少创新精英,一味拿别人的节目来复制,生存时间也不会长”。他表示,从《我是歌手》可以看出湖南电视人的勤奋,“为什么会有这么火爆的情况出现,就是因为湖南广电人从来不停歇,在别人没有节目的时候,抓紧时间出节目”。在他看来,巧妙地利用电视节目的空档期也是造成节目火爆的原因。文/记者王庆祺

  真人秀是一部纪录片

  潇湘晨报:为什么总决赛变成直播?

  洪涛:我觉得到现在节目已经从单纯的音乐欣赏变成一个事件了,直播可以避免剧透。我们也愿意进行一次尝试,像是在直播的同时还要进行画面穿插,像前几期一样同步有几个房间里歌手的不同画面,这个需要很强的技术性,观众应该会看到很多新鲜的东西。而且最后一场,我希望不再是PK,而是做一个音乐盛宴。

  潇湘晨报:你认为这个节目能够成功的关键在哪?

  洪涛:真诚。我们花费了那么多准备,造就的90分钟,每一帧的画面背后都是诚心诚意的。大家也都可以感觉到,有诚意的东西就能打动观众。

  潇湘晨报:有人说这次成就了黄绮珊,你如何评价歌手的商业增值?

  洪涛:黄绮珊是稀缺的,十年前我听她的演唱就很震撼。当时邀请她的时候,她在KTV里唱的四首歌,我现在都还会再听,因为做这个职业,能在KTV把我震撼的真不多,那种感觉就是秒杀。当时就觉得节目做出来后,她一定会是一个让大家很惊艳的声音。所以增值其实是正常的,我们像是在互相成就。无论是哪位歌手,都在成就这个节目,他们的实力足够,有商业增值很正常。

  潇湘晨报:有观众觉得,舞台缺少年轻的声音,是不是门槛过高?

  洪涛:我们没有拒绝年轻歌手,这个舞台需要摇滚,需要深情,我们会选择不同的类型。而年轻歌手,可能目前更多活跃的是选秀歌手,达到唱将级别的不多,而且他们是否愿意来也不一定,但我们从来不会排斥年轻。

  潇湘晨报:第二季会不会邀请更大牌的艺人?

  洪涛:当然,我们会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大咖参与,但是还是得满足我们的标准:必须得能唱现场。这个节目不是比名气,而是能不能唱现场,能不能有好的音乐。

  潇湘晨报:避免不了会跟《中国好声音》做比较,你会介意吗?

  洪涛:我并不介意,我也知道大家一直在比,但是我觉得没有太多对比性。“好声音”其实更符合娱乐节目的定位,而我们是一个明星真人秀,更多的是在做“润物细无声”的工作,相当于一个是故事片,一个更像是纪录片,但都是电视舞台可以容纳并且需要的。

  潇湘晨报:明星真人秀会不会取代“草根狂欢”成为综艺主流?

  洪涛:我不知道是否会成为主流,所谓的真人秀只是电视的一种表现形态,我觉得这个节目的成功,能证明的是观众欣赏水平的一个进步。《超级女声》能火,是因为它充满着短兵相接的厮杀,大家在为一个偶像的诞生而痴狂。《中国好声音》强调回到音乐本身,其实也离不开导师按灯、转椅这些强烈的戏剧元素。但在这个节目里,观众已经不再是只为电视里制造的戏剧冲突而激动,他们能够欣赏这种真人秀,让未来电视人创造新的栏目,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压力。观众的水平上升了,我们还能留在原地踏步吗?

  迎合观众、制造话题之后,最爱还是音乐

  2011年湖南卫视就已买下《我是歌手》的版权,但迟迟没有推出。2012年夏天,国内的“好声音”等节目掀起选秀飓风,让湖南卫视的收视率浮动不少。

  受限娱令的影响,湖南卫视进入“备战期”,大刀阔斧地砍掉了不少节目。创造新的栏目来挽回逆势,成为了制作团队必须做的事情。洪涛说那段时间每天干的事情就是看各种节目,但并没有特别留意《我是歌手》,“台里面买了很多的节目,有太多的选择。当时我们大概看了一下《我是歌手》第一季,挑着看的,感觉就像大家最初看‘好声音’一样,认为它只是转椅子”。

  看了两集,洪涛就给这个节目打了一把叉。“一是担心观众是否有耐心看这种真人秀,第二个担心是明星们是否愿意参加,找不到让他们参加的动力,当时就把它cancle(删除)了。”

  到了10月份,这档节目从“回收站”里被拉了回来,“我们沉下心来,从第一集开始看起,才真正懂了这个节目在做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过去觉得邀请大牌是没可能的,后来才明白,大牌们来参赛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每个艺人都有一份追求艺术的心。”洪涛说道。

  做了10多年电视的洪涛,这一次突然有了使命感,“这些年,大家一直在追求迎合观众、制造话题的综艺,只关注收视率。而我们这个团队其实都是爱音乐的,我是电台DJ出身,特别想做一个来表现所有艺人对音乐的敬意的节目。它没有苦逼的故事,没有煽情元素,歌手们放下身段拼了命去唱,观众全神贯注地听,营造一个神圣的音乐氛围。观众不自觉地就被感动,被音乐本身感动。”

  当时的洪涛,已经接到了跨年演唱会的任务,但没有任何考虑就推掉了,“跨年的花费很高,为什么不拿这些成本去做一档长时间的影响人和改变人的节目?我没有把握肯定会火,但让大家能够有‘心’共鸣的节目,能表达对音乐的诚意,我觉得值。”

  PK、改编、拉票这些秀够了就OK

  与其他版权节目不同,《我是歌手》并没有所谓的“宝典”,甚至在第一期开播前,节目都没有一个全套方案。“为了赶时间,我们前几周都是一种赶录节目的状态,很多时候都是即时调整,包括故事的叙述,音乐的剪辑,并不是一开始就全想好了。”洪涛说自己也不盲目跟随“宝典”,“应该是抓到精髓,因地制宜。”

  洪涛认为《我是歌手》的核心,就是艺人PK、经典改编、现场几百人投票以及用真人秀的方式来表现,“把核心尽量做极致,做到位,然后根据节目的变化来因地制宜。”

  原版权中,歌手是三个星期为一轮,现在变成了两周为一轮,洪涛说是为了节奏更快、戏剧性更强,“他们的明星都在首尔,大家练习的时间比较长,而我们的歌手天南海北,档期很难敲定。”

  在选曲上,韩国艺人通过转盘抽签来选歌,但国内参赛选手,在前几期基本上是自由选曲编曲,“春节后的第7期开始,我们才设定一些主题,来做命题式的改编,比如来个齐秦专场,大家都来唱齐秦的歌。”

  第一期节目,洪涛就熬了四个通宵。30多台摄像机,从歌手来台里开始准备、采访、彩排,几乎是无死角的记录,录制一期90分钟的节目,有300多小时的素材。因此,洪涛很自信地说,每一个画面,都是精耕细作,每一期都有不同的主题,“我们每一期的前五六分钟,表现的内容都不一样。比如齐秦专场那期,从羽泉搜磁带开始,来开启当年大家对齐秦时代的记忆;比如复活赛,每个人从家里拎着行李上路,寓意复活。”

  请艺人就是一整套《孙子兵法》

  其实,即便到第一期开播,洪涛也对收视率没有太大的野心,“从邀请艺人到录制,就两个月时间”。在1月3日录制前一周,最后一个艺人才敲定。

  第一期节目,明星们的准备也并不充分。“大家都是带着玩的性质就来了。”洪涛说,当时有韩国版权方派人来到现场指导,对方特别担心,觉得艺人不够紧张,不投入,“真人秀要有一种紧迫感,才会有戏剧性,但他们一踏上舞台,还是开始在乎了,有些紧张了”。到了第二期第三期,歌手们不断要求加练,“开始嫌彩排时间不够长,大家开始享受和留恋这个舞台。”

  于是,你能够看到即使是演唱会也很难看到的场景:明星们“拼了老命”演出;唱深情路线的陈明边唱边跳演绎《舞娘》;尚雯婕从造型到声音全部打补丁;胡海泉在主持时忍不住“厚着脸皮”为自己拉票;彭佳慧第一场紧张得声音发颤……

  “其实他们来参加,风险很大。”洪涛说,一开始十个里面九个拒绝,“绝大多数艺人都觉得没有必要来冒这个风险”。无奈之下,洪涛跟做了多年艺人统筹的卓麓山,调动多年攒下的人脉,“我们当时定的原则是一要有知名度,还要能唱现场”。两人还有不少“忽悠”战略:先借酒骗到了老友沙宝亮,成为第一个敲定的嘉宾;然后用“试一次”的说法磨到了最大惊喜黄绮珊;用人情绑来了齐秦;用激将法拉到了黄贯中。洪涛笑着说,请艺人就是一整套《孙子兵法》。

  但最重要的筹码,还是歌手们对于音乐的执着,“我们会跟艺人强调节目展示的是艺术的回归,会给他们看韩国的成片,告诉他们这个舞台的音响效果有多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和表现欲。”这是洪涛总结的经验。

  这个筹码的分量足够重。到后来,明星们还开始自己拉人上“战场”,周晓鸥请来黑豹乐队的原主唱栾树,尚雯婕在复活赛请来了比利时一位著名钢琴家。洪涛说,这些都是选手自掏腰包,“他们愿意贴钱把这场演出做到最好,你看,我们能够靠真诚赢得真诚。”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