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荣的作品《凤凰涅槃新北川》250cmX125cm 陈羽啸拍摄
《蜀道通途》180cmX97cm
《东篱春花》68cmX68cm
《霜染枫叶盛春红》68cmX68cm
《松风聚友图》68cmX68cm
《村近牛羊暮自归》68cmX68cm
《十年无梦得还家》68cmX68cm
《但爱千家带雨耕》68cmX68cm
上 世 纪 80年代,任光荣因创 作 国 画《乡情》,被称为余光中《乡愁》的画作版“姐妹篇”,任光荣也由此被誉为“乡情画家”而享誉海内外。
自1989年起,任光荣应邀赴美发展艺术之路,成就卓著:办个展次数多达28次,进高校开讲座,任光荣也被海外媒体称为是“打入美国市场的少数中国画家”,其作品入选《旅美华裔美术家作品集》,与此同时入选的是陈逸飞、丁绍光、陈丹青、高小华等名家。
如今叶落归根返回成都的任光荣,依然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不止。近日,记者来到其位于锦江岸边的画室,聆听他多年的从艺心得,以及他在海外发展的心路历程。
任光荣告诉记者,四月中旬,他应邀将在台北举办个人作品展——“蜀风雅韵”,并举办艺术讲座。据了解,这是任光荣第三次受邀赴台办展,上两次分别是1994年和1998年,当时是应台湾地区中华民族艺术文教基金会等单位邀请。
A
乡情画家
寻常之景中寻找真境界
纵观任光荣作品的笔墨技法,最大的感受是风格多样,豪放奇特,清隽洒脱,绮丽多彩,古拙遒练,清雅秀逸,不一而足,彰显出一位实力派画家的全面实力。他将硬实的水墨画传统根底,融入现代风格,讲求构图与留白布局。任光荣自学成才,尤为擅长汲取古今诸家画派的长处,并融化吸收了油画、版画及民间绘画的营养,形成清气盎然、淳朴内敛的风格。
著名美学家高尔泰在看到任光荣的画后,曾给予这样的评价:“画家自有胸中丘壑。笔意位置,清气袭人。”美国“中华艺术学会”理事长张绍载先生认为,任光荣的画看不到一丝学院派的雕琢与束缚,也看不到仿宋摹明的痕迹,很少见传统的山石皱法与树屋勾勒,大都是用水墨渲染成色彩变化的没骨书画,给人一种清新不俗之感。
任光荣尤为擅长以川西田园山水为题材。近20年的海外历练生涯,让他在描绘川西家乡山水中,倾注了非同一般的深情。这种深情体现在画面中,就有一种格外打动人心的温情力量。任光荣坦言,乡情题材,看似简单,画出个人风格,则属不易,“要在寻常之景中,寻找真境界。将平凡化为隽永,需要大功夫。”
谈到对乡土田园的深情,任光荣回忆说:“在我小时候,母亲爱带我回她乡下的娘家走亲戚,川西农村富饶秀丽的田园风光,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深深扎了根。上世纪60年代,我在一家石油公司当上一名地质勘探员。一当就是7年,跑遍了省内几乎所有的山山水水。”这段地质勘探经历,让在成都市区长大的任光荣,开始实地感受到巴山蜀水的独特之美,从而为日后的乡情题材艺术创作,奠定了源头活水。“翻过多少高山野岭,住过许多山村农舍。清晨,晓雾迷蒙,朝霞灿烂;暮晚,炊烟四起,牧歌归声;大自然的静美秀丽,与淳朴的乡间生活,让我沉醉其中。”
B
艺术成就
旅美获奖众多被誉为“乡情画家”
1988年7月,任光荣受邀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联展》,其画作《乡情》、《春桃红雨》成为备受关注的佳作。任光荣笔下葱郁温润的丽山秀水,画中大雁齐飞、牧童行路的山乡田园场景,打动了无数海外华人,“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念起故乡。”
美国人对任光荣的画作反馈为,“从中见识到中国尤其是四川风景的优美”。有评论家还将之称为余光中诗歌《乡愁》的画作版“姐妹篇”,而任光荣本人由此获得“乡情画家”的称号。
自此,任光荣的画开始受到海外艺术机构的重视。1989年,任光荣应美国“中华艺术学会”、《世界日报》、美国“中国画廊”等艺术单位或学术团体之邀请,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其在海外的首次个展,大获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刚赴美发展不久的任光荣,还得到当代著名中国书画与文物鉴定家王季迁先生的认可,并正式成为任光荣画作的作品鉴定师。熟悉艺术圈的人都知道,王季迁是旅美华人十大收藏家,曾任英国苏富比公司东方部艺术顾问。随着画展多次举办,任光荣的作品得到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追捧,在若干次国际市场槌声较量中,画作价位不断攀升。据任光荣介绍,早在2007年他的作品公开刊登价位,就已达到1800美元每平方尺。
除了办画展,任光荣还受邀先后在美国旧金山大学、阿姆斯特朗大学、“亚洲艺术学院”讲学。2000年,他荣获阿姆斯特朗大学、美国“亚洲艺术学院”、美国“美洲亚洲艺术学会”颁发的“博学会士”殊荣,这是美国政府的东方艺术成就最高奖。此奖,由当地政府要员颁发。同年,他接受美国TVB38台《全球名人电视专访节目》专题采访。
2004年12月,任光荣登上了世界名牌大学美国柏克莱大学的国际大楼演讲中心讲堂,讲学的题目是《笔、墨、彩形态在中国画构成中的美学欣赏》、《中国画艺术与西洋画艺术的比兴》,深入解剖中国画形神兼备的种种妙意与认识欣赏。解剖画笔在艺术上体现对故乡、亲人的炽爱,这是画家不变的情怀与德操。他一连数天的演讲,受到美国同行等的大加赞赏。
C
艺术知音
诺奖获得者两次登门拜访
画作享誉海内外,让任光荣拥有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知音。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的世界名人。
1976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挪威科学家卡尔顿·盖久谢克,曾于2005年8月和2006年6月,两次来到成都任光荣的家中,与任光荣畅谈科学与艺术。
据任光荣讲述,“2006年,卡尔顿来成都出席由四川大学与成都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届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与结构生物学国际会议’。他到成都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另外12位国际院士一起来到我家。卡尔顿一页一页地翻阅我的画册,很认真,对我表达他赞赏的态度,还当场收藏了我的作品。”女明星胡慧中常邀他一起喝咖啡
曾在上世纪90年代备受瞩目的台湾地区女明星胡慧中,也是任光荣的粉丝。
在任光荣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他与胡慧中的合影照片,很是吸引人。“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美国办一次作品展,当地电视台作了一个展讯报道。当时,正与香港女星梅艳芳一起到美国演出的胡慧中,恰好在电视画面中看到了我的作品,非常喜欢。她就找那次画展的主办方,说要见我,但恰好我当时已经离开那个城市。”
1992年,胡慧中到成都新津拍一个电影,专门再次找到任光荣。“她一到了我家院子里,邻居们都认出了她。但我当时不知道胡慧中是谁,我就跟她说:很抱歉,我很少看电影电视,所以对你并不了解。她笑着说:没关系,这些不重要。我真的很喜欢你的作品,那种心情,就像小孩子喜欢美味的糖果一样。”
任光荣回忆说:“我旅美期间,每次在香港转机,只要她本人在香港,一定会邀请我去半岛酒店喝咖啡,聊聊我最近画的作品。而且,不止胡慧中本人,后来,她的家人也收藏了我的不少作品。”选择特立独行要靠作品说话
如今,思乡情切的任光荣,选择将艺术发展的重心转回家乡成都。
近几年,虽然他将发展重心转回家乡,但依然保持在美国每年至少办一次展览的频率,在国际艺坛上亮相。他安安静静,低调谦虚,没有刻意经营圈子,对在美国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认可,他一般很少对外提及。
任光荣对记者坦言:“说实话,刚回来的时候,我已经不太适应。我在美国的时候,生活很单纯。除了办画展、讲座之外,就是待在屋子里画画。在美国,我毫无背景,就单凭作品赢得认可。所以离开家乡20余年的我,回来后发现,在这个圈子里,有很多艺术之外的不纯粹的东西,比如人际关系的维护和微妙平衡,让我感到比较困惑。”
“我始终坚信,艺术家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所以,我选择特立独行。”任光荣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画家简介】
任光荣,1945年出生,成都人。2011年,被评为“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1989年,应美国中华艺术学会等邀请,开始旅美学术访问。自1989年4月开始,在美国举办“任光荣现代水墨画展”、“乡情画家任光荣作品展”、“任光荣艺术作品收藏展”等。1993年5月至8月举办“任光荣水墨画艺术作品全美巡回展”,作品在纽约、休斯敦、西雅图、洛杉矶、旧金山等地展出。2002年10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任光荣乡情山水画展》时,当地市政府要员还亲自到展剪彩祝贺并颁发市府嘉奖令,赞扬任光荣在中美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2004年,应美国伯克莱大学邀请,在该大学举办“笔、墨、彩形态在中国画构成中的美学欣赏”、“东西方艺术美学的比兴”专题讲学。2012年,中国邮政出版中华文化名家任光荣美术作品专题纪念邮票一套(13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