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曹玲娟)自20日起,“汉韵和风:青山杉雨的收藏与书法作品展”将亮相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
青山杉雨(1912-1993)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叶栗郡,原名文雄。少年时拜大池晴风而启蒙,28岁时在当时日本主要的书法协会之一泰东书道院举办的展览中获“特选府知事奖”,翌年又获得同展的“总裁东久迩宫奖”,从此崭露头角。30岁师事西川宁,42岁成为全日本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现代艺术盛会“日本美术展览会”的评委,从此在日本书法界确立了牢固地位,每年年初发表的新作都左右着当年的日本书法流行趋势。
目前无法确切知道青山杉雨是何时开始收藏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据推测大约是在上世纪20年代,当时有部分日本人开始关注、收藏中国明清书画,杉雨应该就是其中之一。他30岁前后为吴昌硕的作品所倾倒,开始着力收藏吴昌硕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对他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975年杉雨62岁时在台北故宫看到了董其昌的真迹并为之打动,开始对董其昌书论进行研究,并热衷于作品收藏。从此他的书风也有了很大变化,在刚劲之中融入了一丝柔和的情感。65岁以后,青山杉雨立志于推广中国书法的普及和教育,并多次访问中国。
2013年是青山杉雨逝世20周年,为表达对其多年来致力于推广中国书法、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纪念和感谢,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自2009年就开始筹备此次特展。
展览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青山杉雨收藏的中国书画,
展品共40件,都是杉雨先生以毕生精力挑选和收藏的中国明清时代书画作品,他去世之后,这些作品捐赠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第二部分展品42件,是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青山杉雨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如创作于1968年的《古文曼陀罗镜片》和1969年的《殷文鸟兽图镜片》,创作于1977年的代表作《万方鲜》等。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