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非遗”大集 感受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赶“非遗”大集 感受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一个惟妙惟肖的灵山跳岭头面具出价680元,一只小巧精致的德保麦秆花篮可卖800元,一幅半平方米左右大的马山壮绣价值上万元,这样的买卖在6月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风雨桥长廊上举办的“非遗”大展示里供不应求。
2013年06月13日18:59    来源:广西日报    手机看新闻

马山壮绣绣娘正在细心绣图。

  一个惟妙惟肖的灵山跳岭头面具出价680元,一只小巧精致的德保麦秆花篮可卖800元,一幅半平方米左右大的马山壮绣价值上万元,这样的买卖在6月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风雨桥长廊上举办的“非遗”大展示里供不应求。

  当天是我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来自全区14个市近200名手工艺人以工艺制品及现场手工制作的方式,在风雨桥长廊上集中展示了全区各地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的精彩制作过程。记者徜徉在这个“非遗”大集市上,感受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刚走上风雨桥,两排神态各异、做工精致的面具即刻吸引记者上前端详,或英气刚烈、或彪悍狰狞、或和蔼慈祥等等,几十个面具无一相同。向一旁的师傅问起,方知此为跳岭头面具。跳岭头是郊野祭祀中所跳的一种面具舞,流行于桂南灵山、浦北一带,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而面具是岭头队的重要标志和最典型的道具,重形象而不重头饰,神貌多夸张。

  “一个面具最少要花4天工夫。”师傅叫商本伟,从事这个行当已近30年。从最初在纸上描摹道公头像,到对着一套1864年成型的跳岭头面具反复琢磨,再到一刀一刻、一笔一画地动手做面具,商师傅已记不清描了多少张纸、刻了多少板材。而正是这精益求精的细工夫,带来了好销路,“一个面具能卖680元,挂在这的一套30个全都被预定了。”至于这门手艺如何传下去,商师傅淡然地说:“等着愿意学的人来学。”

  与跳岭头面具的小作坊生存方式不同,同样有着千年历史的马山壮绣,走的是一条跨界合作的产业发展之路。在风雨桥旁的鼓楼上,3位马山壮绣绣娘正在细心绣图,不少游客驻足欣赏。色彩绮丽、构图饱满、形象生动。一位十七八岁的女生禁不住拿起一个样图,央求着绣娘教她绣上几针。

  “马山壮绣以平绣、堆绣、打籽秀、盘绣等为主,我们还创造了麦黄盘针等技法,使壮绣的表达更丰富、细腻。”绣娘黄丽琴指着手下的一幅龙腾祥云图说:“以前我们的刺绣纹样多以水波纹、太阳星芒纹、花草鸟兽为主,现在我们公司成立了设计部,融合壮族传统图形开发了很多时尚、雅致的图纹,更适应市场需求。”

  原来“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使马山壮绣以传统为根、创新为干,长得枝繁叶茂:2011年德中文化交流年,马山壮绣作为特邀中国民族手工艺品在德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不断更新升级的马山壮绣,还成为国际顶级酒店的宣传艺术品、政府赠送礼宾的尊贵礼品等,在广西的对外文化和商贸交流中是壮乡的吉祥物、传递情感的民族文化使者。

  流连在“非遗”大集市里,五彩斑斓的壮绣、瑶秀、马尾绣,巧夺天工的北海贝雕、德保麦秆花篮、毛南族花竹帽,还有各种精湛的手工艺制作,令游客对八桂“非遗”的丰厚与绝美赞叹不已。而现场一位7岁的小瑶妹,安静地坐在桥栏边上,一丝不苟地走梭穿线,织绣一条红腰带。她神情淡定,不惧世人的任何打量,让人不禁联想瑶绣这门古老的技艺,在岁月的斑驳中,历经冲刷与考验,遗世而存。(本报记者 李湘萍 文/图)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