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拿来主义"风行 大黄鸭为何会变成"大黄鸡"?

2013年09月10日15:43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拿来主义"风行 大黄鸭为何会变成"大黄鸡"?

  在香港掀起热潮的大黄鸭,近日来到了北京。虽然此次展出的比香港还要高出1.5米。但刚露面的时候,许多细心的观众却发现其外观与香港的大黄鸭相比有点怪,最后证实原来是大黄鸭的嘴部变了形,网友戏称大黄鸭变成了“大黄鸡”,而在湖中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落汤鸡”。

  据有关方面介绍,此次大黄鸭“变形”,主要是因为制作过程中出错,将鸭嘴缝上时调转方向,令原本直挺的嘴巴变得又扁又尖,导致鸭嘴变“鸡嘴”。目前,主办方已经连夜对大黄鸭的“尖嘴”进行了修复“手术”。虽然,北京的大黄鸭目前已经完全按照原版的设计图纸进行拼接,但其真的已经得到了设计师霍夫曼的精髓了吗?

  由荷兰著名设计师霍夫曼创造的大黄鸭,自从在香港维多利亚湾展示之后,在内地的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山寨鸭”。而此次“正版”的大黄鸭“游”进北京,自然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童年的记忆放大了,整个世界就变小了。”这是“大黄鸭”设计师、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所要传达的价值。但在维多利亚湾的大黄鸭和北京的大黄鸭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大黄鸭在维多利亚湾完全公开免费展出,而此次在北京观众却要购买价格不菲的门票才能观展;主办方共发售了55000只玩具小黄鸭,还有环保袋、马克杯、不干胶贴图等含有大黄鸭元素的衍生品供人选购,而在香港,其衍生品基本上都是由其他授权的商家设计的。

  引进海外创意版权成功的案例,不仅出现在这只大黄鸭身上,也出现在许多风靡一时的影视节目中。每一个成功的创意背后,都有大量的操作细节和技巧隐藏在幕后。如果单靠模仿,不仅掌握不了其精髓的东西,更甚者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虽然海外的一些创作团队往往会提供比较全面的操作手册,但是许多国内的机构往往只是流于皮毛,只要从表面来看似乎差不多就满足了,但实际上只是依葫芦画瓢。

  这种“拿来主义”风行的潮流,虽然将海外优秀的创意和设计带给了我们,但是照本宣科地从最初社会和文化土壤中取回来的文化,并不是都适应我们的土壤。为了适应,相关的模式最好要经过一定的本土化过程。这种创意经历转型的过程,从一个单纯的模仿,渐渐变成另一个独特的个性,想来也是让人非常愉悦的。

(来源:新民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