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第六届《北京文学》奖、第五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颁奖礼在京举行。方方、冯俊科、乔叶、毛建军等29位作家获奖,刘庆邦一人独得两奖。
作品关注社会现实
当天,共有18篇作品获得了第五届《北京文学》奖,包括陈应松的《一个人的遭遇》、方方的《声音低回》、冯俊科的《家乡有人真儿气》、刘庆邦的《皂之白》、毛建军的《北京人》等。此外,刘庆邦的《东风嫁》还获得了第五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
本届文学奖的一大特点是作品种类多样,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比较多。比如作家陈应松的中篇新作《一个人的遭遇》敏锐地触及到社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揭示了个人在当代社会的命运。首次发表小说的冯俊科的《家乡有人真儿气》,更是以其扎实的基层生活阅历,显示了小说的厚重及其独特之处。
五旬职工获新人奖
今年的《北京文学》奖有3位作家获得新人新作奖,分别是毛建军的《北京人》、王海霞的《烟花》和郝中实的《鹰眼》。毛建军是医院的一名普通职工,他作为代表发言时感慨道:“获得这个新人奖,今年我都50多岁了。”他透露,自己曾一度中断写作梦想,《北京人》发表后使得他重获信心,接连在《当代》《北京文学》等杂志发表3部作品。
此外,丁力、冯俊科、苗秀侠等作家也是首次获奖。专家评审组这样评价冯俊科的小说《家乡有人真儿气》,“独有的积累,精彩的故事,迭出的细节,展示着百姓立场和民间戏谑风格,为读者展示了趣味横生的人生图景。”(记者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