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剧写一战背景的外国戏,关注的并非战争本身,而是战后幸存者所要面临的心理创伤如何弥合。前天,人艺今年首部原创小剧场话剧《枪声》开放排练。哈利、克莱尔一连串的英文名字背后是中国创作者对于大灾之后如何完成心灵救赎的创作初衷。《枪声》将于4月17日起,在人艺实验剧场连演一个月。
《枪声》编剧傅玲摒弃了一贯的残酷主题,辅之以更多的人文关怀,跳过惨烈的场面,过渡到温暖的人性。在她看来,“一战只是背景,我希望讲我们自己心中的故事,虽然说的是战争,但影射的是当下人的心境,看似是有历史感的样式,可讲的是今天的自我解放。”其实《枪声》的剧本可以说是导演唐烨的一个命题作文,从去年9月到今年1月历经5稿完成。唐烨说:“当时我们从一组照片想到了战后或大灾之后人们所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已经无关生死,但阴影无处不在。之所以将背景放在一战,是因为从伊拉克归来的美军等报道中,我们觉得国外更关注战后创伤的层面,而且此类题材人艺此前也没有过。”
从短短的排练片段不难看出,6位演员戏份平均,而且没有一个人的表演是轻松的,累身也累心。唐烨表示,“每个人都是戴着护膝在排练,几乎每个人都有在地面上的摸爬滚打,而且很多戏都是内心纠结。”剧中饰演母亲的史兰芽,是继2004年小剧场话剧《合同婚姻》和2008年的大戏《哈姆雷特》之后,再度回归舞台。略显发福的她此次一改知性与端庄,饰演了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农妇,揉面、削土豆,举手投足都是对自己以往形象的颠覆。即便这样,她还对唐烨说,“还不够胖,我应该再胖点就好了。”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记者 郭佳)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