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张贤亮小说常有自传色彩 曾自称"最有争议的作家"

2014年09月28日15:31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张贤亮小说常有自传色彩 曾自称"最有争议的作家"

  一个文学记者眼中的张贤亮-->

  有人说,张贤亮是小说家中生意做得最好的,生意人中小说写得最好的。

  “大俗又大雅”,“低俗的外衣下是深刻的内涵”,对他的作品常有如是解读。

  虽是戏谈,却也道出张贤亮的与众不同。

  先抑后扬 豁达和洒脱

  “先抑后扬”,是很多人对他一生的评价。22年劳改经历,对身心的压抑不言而喻。1979年平反重拾创作、1992年创办镇北堡影视城,在文学繁荣期收获名声,在商业自由时收获财富。

  年过四十,迎来新生。

  “在我接触过的作家中,张贤亮是最豁达和洒脱的,活出了自我。” 《文学报》首席记者傅小平多次采访张贤亮,2009年《一亿六》出版,“情节不合理”“内容太低俗”,议论不断。面对质疑张贤亮没有丝毫恼怒,反而自称是“最有争议的作家”。

  位于宁夏的影视城全年参观人数破百万,有400余员工,每年还向周边农民提供500多个就业机会,门票收入近亿元。张贤亮的晚年生活却简单平静,隐居在这个拍戏的外景地里,早起练字看报,下午写作散步,老友来了“陪着聊天”。

  大俗大雅 荒诞而深刻

  大俗又大雅,张贤亮小说的张力饱受称道。“他能将最矛盾、最极端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傅小平解释,无论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还是《一亿六》,小说读起来荒诞有趣,但表象之下却是深刻而严肃的内涵,是对人类和民族生存问题的思考。

  张贤亮的小说常带有自传色彩,外界通常将其纳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但他并不是单纯地抒发青春情感,而是有着浓厚的历史责任感。”

  他的为人也如作品一样“矛盾”,傅小平回忆,谈话间,张贤亮时常流露出玩世不恭。2012年,微博上曝出他“包养五个情人”的风波,张贤亮没有紧张和愤怒,反而多次“哈哈大笑”。在评价王蒙的无绯闻生活时,他甚至调侃:“一个作家没有绯闻,怎么能把小说写好呢?”

  为玩写作 热爱并坚持

  人生角色在变,文字风格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写作的热爱。“我曾经问他写作是为什么?他说就是好玩。”傅小平看来,张贤亮随性,但不随意,更多是无拘无束的境界。

  说是好玩,但从不玩噱头,不玩概念,张贤亮对写作的纯粹,他的执着与坚持对现在年轻人很有启发。“张贤亮一直关注社会,他的思想很超前,我们虽然比他年轻,但很多时候并不及他。”范洁

(来源:新民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