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评论:“萧红热”也暖不了《黄金时代》

2014年10月23日15:45    来源:贵阳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评论:“萧红热”也暖不了《黄金时代》

  上映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影《黄金时代》却在上映之后“遇冷”。在国庆档众多大片的夹击下,这部贴上了“文艺”“小众”标签的电影在票房上遭遇“滑铁卢”。

  就职于贵州广播电影电视局直属企业贵州星空影业有限公司,负责排片的资深影评人瞿伦春告诉记者,“《黄金时代》在10月1日上映当日,筑城院线的排片量不足8%,此后则一路走低。目前的排片量不足1%。”“期间,《黄金时代》在星空影城恒峰店的票房总产出,不足4万元。”恒峰店总经理李本欣说。

  值得关注的是:当下在出版界、学术界兴起的“萧红热”,为何没能延续到影视界?《黄金时代》用堪称“黄金阵容”的编、导、演团队演绎萧红一生,票房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会引发怎样的连锁效应?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作了走访。

  电商营销发力今年“国庆档”

  “按照往年的经验,今年电影‘国庆档’我们的预测是‘四足鼎立’,即宁浩的《心花路放》、许鞍华《黄金时代》、陈可辛《亲爱的》和蔡岳勋的《痞子英雄2》。此外,《麦兜我和我的妈妈》、《魁拔3》等动画片也很有口碑和市场竞争力。”瞿伦春说,以上影片题材类型不同,各有目标观众。国庆前一周,星空影城出台放映计划:节假日是许多家庭的亲子电影时间,《麦兜我和我的妈妈》等动画片类型分得20%的排片量;喜剧《心花路放》符合假日轻松、喜庆的氛围,加上宁浩、黄渤、徐峥“铁三角”的票房号召力,《心花路放》独占40%的排片量;《黄金时代》在夹缝中赢得8%的排片。

  放映计划初步确定后,影院的网络售票端口向猫眼等签订合作协议的电商开放,方便观众网上订票。“不同的是,电商猫眼与《心花路放》合作,联手全国部分院线,以超低的票价预售、极准的上线时机炒热了《心花路放》,使得该片在全国的预售票房近1亿。”瞿伦春告诉记者,《心花路放》未映先火,院线不得不挤压《黄金时代》等同期上映影片的排片量,增加《心花路放》的排片量。“该片在上映首日,星空影城的排片量就高达50%,赢尽了市场先机,而且该片排片量在国庆后续几天一直遥遥领先,票房产出自然可观。可以说,电商营销是《心花路放》成功的关键。”瞿伦春说。

  他告诉记者,《心花路放》在国庆期间的票房超过8亿,在贵阳地区票房产出约150多万。“其实,《心花路放》是宁浩导演所有作品中最糟糕的一部。此前,我们预估该片的全国票房大概也就3、4个亿。”瞿伦春说,其实此前电商已开始逐步介入电影市场,但此次介入的力度、引发的效应前所未有,为《心花路放》赢得了大量的与电影质量不成正比的票房,此后,电影市场不得不面临着电商介入引发的新变局。

  “萧红热”未能助力《黄金时代》成功

  今年“国庆档”,“四足鼎立”一下子变成了《心花路放》的“一枝独秀”。“在市场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心花路放》一下子切走了半个‘蛋糕’。加上其他影片的冲击,留给《黄金时代》的市场空间就极为有限了。”瞿伦春说,此次《黄金时代》失利,主因在于选错了档期,有些生不逢时。《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中,喜剧、爱情、科幻等题材的电影位列前列,类似《黄金时代》人物传记题材的艺术电影显得小众化。“加上该片长达三个小时的片长,创新得有些冒险的拍摄手法,影响了影院和观众对它的关注度。使得本是小众电影的《黄金时代》,显得更加的不合时宜。”

  “但优质的文艺片要获得好票房,也是有规律的。”他总结的规律是:一、先在海外影展上获奖,光环加身;二、选好相对冷门的档期,最好是在国产片保护期内;三、做好宣传。“之前《白日焰火》、《桃姐》、《观音山》等艺术片都是遵循这一规律获得票房成功。但《黄金时代》似乎是有意逆而行之。”

  “萧红是近三四年来学术界、出版界、影视界的‘热饽饽’,萧红的粉丝不可谓不多。2011年,萧红诞辰一百周年,各种学术会议、论文资料如火如荼的召开与出版。”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贵师大文学院副教授索良柱博士说。他分析说,“萧红热”的兴起,源于“民国女性”已然成为阅读时尚之一,民国女子们的才情和感情共同成为“八卦”的对象,而萧红的一生,恰恰不缺少这类“谈资”。身为女性的萧红,感情世界的复杂暧昧,和相关史料的缺失,为这一轮萧红热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值得探讨的是,反映萧红一生的《黄金时代》影片似乎并未从“萧红热”中受益。“这是因为人物传记题材的电影本身很难拍好,加上《黄金时代》尽力避开萧红的‘八卦’,淡化戏剧冲突——这恰是大众感兴趣的,而是通过萧红的一生,串联起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文化人的选择与命运,使得电影有点像一篇长篇‘论文’,感兴趣的观众自然不会太多。”索教授说。

  但有意思的是,借助《黄金时代》的上映,萧红的作品再度在书市上热起来。包括河南文艺出版社在内的出版社纷纷再版萧红的代表作,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作品摆在在筑城各大书店的显眼处。“这段时间以来,萧红的书都走得很好。而且许多读者选择将萧红的一批书都买回去看,以系统地了解萧红。”西西弗书店营销部经理吕英介绍说。

  《黄金时代》的失利或引发连锁坏效应

  著名影评人谭飞先生说,近两、三年来,文艺片似乎迎来了春天,很多低成本的文艺片成为票房黑马,如《观音山》、《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及《桃姐》、《白日焰火》等。“大导演许鞍华+大编剧李樯+大演员汤唯、王志文”,再加上近八千万的巨额投资,这一切都传递出同一个信息:《黄金时代》是一部影迷必看的好文艺片。“在中国电影史上,《黄金时代》的阵容与投资,明显旨在开启中国文艺片的大片时代。”

  “其中,《桃姐》、《白日焰火》分获八千万、过亿的高额票房。它们的出品方同为星美影业集团。”瞿伦春说,基于对文艺片市场的把握,使得长期发行文艺片的星美影业集团投巨资拍摄《黄金时代》,影片聚集的编、导、演阵容,许鞍华、李樯、汤唯,他们所具有的文艺片市场号召力,毋庸置疑是首屈一指的。“仅以汤唯为例,她凭借《晚秋》、《北京遇上西雅图》两部分获八千万、五个亿票房的小成本文艺片,已经树立起个人品牌。”

  截至10月17日,投资八千万的《黄金时代》全国累计票房仅有四千七百万,血本无归。“此一役,意味着中国文艺片的大片时代将被延后。”瞿伦春说。

  “好电影得差票房的同时,是差电影得好票房的现实。这会引发一个极坏的效应:电影营销比电影本身更重要。而这已经成为电影界的一种趋势。”娱乐营销专家田金双说。当然,他也承认,电影营销本身是无罪的,“但电影营销只能是手段,不能成为目的。而且,在差电影纷纷通过营销获得好票房的现实下,好的电影也得学会运用甚至创造营销模式。毕竟,现在属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延伸·访谈

  “好电影”如何

  有“好市场”

  电影如何既不当市场的奴隶,又不当市场的败兵,做到艺术与市场共存,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筑城的相关艺术界人士。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有什么样的电影,这是市场规律。不过反过来也一样,有什么样的电影就会有什么样的观众。”黔籍导演唐煌认为,要慢慢培养电影观众的艺术品位。“好的电影有时往往是小众的。我们并不是没有高品位的观众,只是数量有限,把高品位观众从小众培养成大众,好的电影才有了生存的基础。”他建议在政府的支持、帮扶下设立艺术院线。

  “《黄金时代》的惨败,给艺术电影提了个醒。很多人认为:艺术电影的价值就是看不懂,以至于很多艺术电影以晦涩难懂为荣,而绝大部分观众却难以欣赏,不买账。这不利于艺术电影的培育。”黔籍导演张巳阳说。

  本报记者 郑文丰

(来源:贵阳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