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孔子世家谱》“文革”期间曾悉数被毁(图)

2014年11月03日14:22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孔子世家谱》“文革”期间曾悉数被毁(图)

《孔子世家谱》“文革”期间曾悉数被毁(图)

9月28日,曲阜祭孔大典现场。(资料片) 本报记者 乔显佳 摄

孔府鸟瞰图(资料片)

  《孔子世家谱》是世界上传承时间最长、最广泛的家谱,其修著历来被孔府世家所重视。“对家族来说,修家谱能让家族文化、人脉传承的记录更加有序,也更加系统。”孔令绍说。

  而孔氏家族的这一工作,也曾遭遇波折。孔子家谱在汉唐时期均为官修,宋代以后转为私修。自明朝以来,在明天启年间和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及民国时期(1937年),共大修过四次,但在“文革”期间,存于孔府的《孔子世家谱》悉数被毁。

  孔子家谱续修一事,曾一搁就是70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谷牧和会长匡亚明,建议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续修家谱。谷牧认为,续修孔子家谱,一方面是为了完善孔氏家族的传承脉络,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和历史传承。

  据孔德墉先生回忆,1987年,已经在香港定居的他,到曲阜参加关于孔子的研讨会。会上他见到了孔子基金会的两位创始人谷牧与匡亚明。在谈及续修家谱一事时,匡亚明说,“《孔子世家谱》如果不修,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

  随后,官方多次与孔德墉联系,希望他能发起孔子家谱续修事宜,直到1996年,孔德墉才答应下来。

  接受媒体采访时,孔德墉说,他之所以迟迟未敢接受续修家谱的重任,一是担心被认为封建宗族文化的社会风气尚存,二是历朝历代修谱之事均由“衍圣公”主持。

  “末代衍圣公”是孔德墉身在台北的哥哥孔德成。1996年,孔德墉去台湾向孔德成请教有关续修《孔子世家谱》的工作时,76岁的孔德成语重心长地说:“应该修,应该修……然时隔六十多年,战乱频仍,怎么和孔氏族人联络?经费又从何而来?”

  说完这些,孔德成无奈地告诉孔德墉:“我没办法续修了,你回去和近支兄弟商量着办。”这算是孔德墉被“授权”了。

  1998年6月,修谱工作正式宣告启动,尽管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遇到了障碍。

  由于历史原因,孔氏的部分族人及社会上的相关人士仍旧认为孔子家谱属于封建糟粕,不肯配合修谱。对此,孔德墉及工作人员只能耐心地解释说,修谱是为了理清孔氏家族内部血缘传承和分布变迁,也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孔德墉说,《孔子世家谱》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文字记载,不能继承下去非常可惜。目前在我国历史上还无法找出任何其他家谱,在历史人文价值上能够与孔子家谱相媲美。

  认识到这一点后,孔氏族人对入谱态度有了转变,但是经过70年沧桑巨变,一些族人颠沛流离,失去世系,一系列运动也让部分家谱、祠堂被毁坏。工作人员为了实地调查,经常“上山下乡”,他们走过崎岖的山路,坐过手扶拖拉机、三轮车,还坐过牛车。

  克服社会心态的障碍,解决修谱经费上的困难,历经13年,《孔子世家谱》终于尘埃落定。2009年9月24日,这一版本的家谱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了颁谱典礼。

  新世纪修著的《孔子世家谱》,留下了孔府世家进入新时代后的清晰印记。

  与民国时期的家谱相比,新家谱规模更加庞大。1937年,由孔德成主修的《孔子世家谱》是首次全国合族谱,累计收入54万人,共108个有叙支,分154册。而2009年修成的家谱,则是海内外合族谱,累计收入约200万人,共123个有叙支,分80册。

  此外,此次修谱还首次允许女性、少数民族及外籍后裔入谱。“刚开始确实有人反对女性入谱,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开始。”孔德墉曾对本报记者说,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如果不允许女性后裔入谱,一是有歧视女性的嫌疑,二是孔子家族将损失不少后裔成员。

  据孔德墉介绍,“新的家谱女性大约占20%,有的原来名字没用辈分的女后裔听说能入谱甚至专门改了名字。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居于国外者,入谱意味着找到了家的根,这是历史的进步。”

  更为可贵的是,经过本次大修,《孔子世家谱》全面实现数字化,孔子后裔资料录入也随之实现了常态化。

  孔德墉告诉记者,即使在民国的旧家谱里,仅叫“孔宪明”的就有1192个,新家谱收录的人数比原来多了近3倍,这样的情况就更为多见。为此,新家谱信息量增加,以往只收录姓名,这次增加了性别、配偶、学历等个人信息,同时实现了数字化,建立了数据库并具有分类统计功能。“这也是把续修家谱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查询起来特别方便。”孔德墉说。

  (本报记者 张宏磊 乔显佳 郭静 曾现金 对本文亦有贡献)

  孔氏:诗礼传家一脉长

  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孔祥林

  孔氏家族是我国延续时间最久的贵族世家,孔氏子孙并不是安享孔子余荫,坐享荣华富贵,而是“学诗学礼承旧业”,传承家学,代不乏人,以此成为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孔子首创私学,生前重视家学的传承,教育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此后学诗学礼就成为孔氏家族的祖训,诗礼传家也就成为孔氏家族的家风。

  孔氏家族世以家学为业,早期子弟自为师友,形成延时八百多年的孔氏家学。三代子思继承发展孔子思想,传道孟子,开创思孟学派,成为战国显学。十一代孔安国家族十一世主研《古文尚书》,旁及诸经,因后嗣失传才断绝。宗子孔武家族西汉时主研《今文尚书》,东汉主研《春秋》,东晋南渡后,裔孙遍研诸经,并及史传,唐代孔颖达遍注诸经,宋代孔平仲家族崛起,经诗并重,均蔚为文化望族。

  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孔家文脉不张,唐代四十代文宣公兄弟状元,家风稍振,但旋遭五代动乱,冢嗣几绝。北宋复振,长孙四世十进士,尤以孔道辅父子三进士著称。女真、蒙古相继入侵,曲阜一带成为宋、金、蒙古角逐的战场,虽有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通礼识乐,制定元朝礼乐,但鲁殿灵光,硕果仅存。元末五十五代衍圣公孔克坚复振家风,从清初开始,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家族文风昌盛,孔继汾、孔广林、孔广森、孔昭虔祖孙和堂弟孔继涵、孔广栻、孔广根父子潜心经学,涉猎文学,其中孔继涵专攻三礼,尤精历算和校勘,孔广森则为清代著名数学家、经学家、音韵学家。

  孔氏家族不愧孔子子孙,两千多年家学传承,代不乏人。明代以来,每代衍圣公几乎都工诗文,擅书画,大都有诗文集传世。孔氏女性也不遑多让,康熙间衍圣公家族始出现女性文学团体,孔丽贞、孔璐华等十多位孔氏小姐和颜小来、叶粲英等十多位孔氏夫人挥毫泼墨,绘画题诗,诗词唱和,一直延续到清末。

  孔家曾南北分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孔氏家学由两部分组成,即曲阜孔氏和南方孔氏。

  曲阜孔氏,是自先秦绵延而来的文化世家。汉末社会动荡,经学衰微,传统儒学受到较大冲击,但孔子在一般士人心目中仍然享有崇高的地位,国家仍然尊孔奉儒,朝廷对生活在曲阜的孔子后裔礼爱有加,授勋封爵。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曲阜孔氏其社会地位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这一时期的曲阜孔氏政治上无显达之辈,学术上亦无著作传世。

  南方孔氏,分为由曲阜避地江东的孔衍及其后裔一支,和由梁迁居会稽的孔潜及其后裔一支,他们都属于孔霸次子孔捷后裔。在避地江东的一支中,孔衍的成绩尤为卓著,他精《春秋》三传,撰述各类著作“百余万言”。特别是年十二能通《诗》、《书》,体现了明显的家学渊源。会稽孔氏是六朝时期颇为兴盛的世家大族,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地位。

  宋代时,孔氏家族再次出现南北双立,而与南北朝时相似,国家统一后,孔氏也随之一统,北宗成为正宗。

  孔府菜孔子时萌芽

  孔子时代是孔府菜的萌芽期。过去有个误区,认为孔子是个布衣,周游列国都是陈蔡绝粮,整天饿扁了肚子,其实孔子在鲁国做过几年的高官,待遇是不低的,每年谷子六万斗,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卫灵公询问孔子后每年也给同样的俸禄。

  周代容器小,每升谷子大约重120克,但六万斗就是7.2万公斤,足以保证孔子优渥的生活。虽然君子谋道不谋食,但吃饭还是必须的。孔子有自己的美食观念,周游列国能接触到各地的饮食,来自各地的弟子能够提供不同地区的美食。孔子有文化,有时间,有财力,虽然那时的加工器具还比较落后,但孔子的饮食质量和水平应该是比较高的。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饮食非常讲究,食物的颜色不好不吃,味道不好不吃,烹调不好不吃,不合节令的不吃,不按标准方法切割的肉不吃,没有配套的酱不吃,才经一夜而未成的酒不喝,买来的肉干不吃。受孔子影响,孔子后裔也非常注意饮食的制作,经过长期积累,逐渐形成了驰名海内外的孔府菜。

  本报记者 刘德峰 整理

(来源:齐鲁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