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昭君是历史上少有的和平特使 【解说】11月1日至3日,“2014昭君文化国际论坛”在王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举行。与会的学术专家表示,独特的昭君文化迎合了中国“和为贵”哲学主张,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营造了和谐氛围。 【解说】3日上午,来自台湾、内蒙古、山西、湖北等地区的学术专家,以及日本、法国、波多黎各、加拿大等国家的昭君文化爱好者,一起参观了王昭君故里遗址兴山县昭君村昭君宅,并围绕昭君文化“和亲、和平、和谐”的主题展开了交流。 【同期】台湾成功大学教授 张高评 (昭君出塞时)这么一位弱女子,还是一位美女,她一出来两国(汉朝与匈奴)就和平了,这样一个和平的特使,在中国漫长历史中少有。不管是在哪个层面上,不管她个人的一种志气,或者她个人坚毅不拔的个性,这个地方有楚文化的影响,也有三秦文化的滋润,到最后她变成草原的母亲,孕育了儿女,促使了两国的和平。 【同期】宜昌兴发集团总经理 易行国 昭君文化已经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昭君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些已经不是真实的王昭君的言行,但是这种流传,是整个(和谐)社会发展过程的一种需要。 【解说】在昭君文化国际论坛举办期间,昭君文化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在昭君村正式开馆。据了解,该研究中心的职能是全面收集、整理、复制、保管、展示有关王昭君的各种史料文献和历史文物,全面整合昭君文化和兴山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进行发掘、传承、创意、提升。 【同期】台湾联合大学驻校艺术家、苗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林丽华 我相信这个(昭君文化研究中心)是会让我们在往后几千年的时间里都不用担心了,因为你们都很用心的做了这个区块(的保护),而且跟旅游产业和文化的创意(结合了起来)。 【解说】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体现民族友好的重大事件,不仅使汉朝与匈奴和平相处了半个世纪,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由于昭君出塞跨越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融合了农耕文化、宫廷文化与草原文化,于是围绕昭君形成了独特的“和亲、和谐、和平”昭君文化,在全世界被广为传播。 刘良伟 董晓斌 蔡亮湖北兴山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文娱前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