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北京22处中法交流遗迹修缮 诺奖得主写作地重现

2014年11月05日10:11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22处中法交流遗迹修缮 诺奖得主写作地重现

   原标题:北京22处中法交流遗迹修缮 诺奖得主写作地重现

   位于温泉村西的贝大夫桥于去年年底复建。这座桥原是1931年春天,温泉中学为感谢贝熙业医生常年在当地免费行医而建,后来在战争中损毁。

   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在位于西山脚下的原中法大学附属中学旧址——北京市第47中学展馆,“北京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迹展”正在展出。

   此次展览系统展现了近现代以来北京西山一带遗留的中法文化交流史料,让人们不断想起300多年来北京与法国的情缘。

   为挖掘这段历史,海淀区去年启动了22处中法交流遗迹修缮,包括贝家花园、贝大夫桥,圣-琼·佩斯创作地和著诗处、中法大学建筑遗存、理想社会实验区等等。

   目前,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原校舍、贝大夫桥、贝家花园三座主体建筑,圣-琼·佩斯居住地主体建筑及著诗处的修缮、重建工作等均已完成。其中,“贝家花园”经过精心修缮,将建成中法文化交流博物馆。

   贝家花园变中法文化交流地

   “为了这次修缮和重建,区里先后召开了几次专题研讨会,邀请了法国前驻华大使白林、贝家花园原主人贝熙业之子让·路易·贝熙业参加,对贝家花园的修缮具体细节进行了详细讨论。”海淀区文保中心高科长介绍。

   法国人贝熙业自1912年来到中国,在法国驻华公使馆任医师后,一直同情、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设在贝家花园下的村民免费诊所,其实是个八路军交通站,当时地下共产党员黄浩与他联络,药品经他的手进入“青纱帐”,一直送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送到白求恩身边。

   “这座小城堡,就是贝熙业当时建设的免费诊所。”指着贝家花园外一栋三层的花岗岩石楼,高科长向记者介绍,当年贝熙业在这个地方藏过药,藏过地下共产党员,还藏过当时送往延安的一部大功率电台。

   据介绍,修缮后的贝家花园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花园门外的3层西式城堡,第二部分是位于北山的住房,第三部分是贝熙业女儿在南山上养病的住房。经过前后两年的修缮,花园主体建筑已修复完成。另外,位于温泉村西的贝大夫桥也得到了复建。这座桥原是1931年春天温泉中学为感谢贝熙业医生常年在当地免费行医、救治百姓而建,后来在战争中损毁。

   在贝家花园遗址的基础上,海淀区还将建设贝熙业大夫生活场景复原纪念馆,对贝熙业大夫曾经在贝家花园生活和坐诊的场景进行重现。纪念馆的展览设计、规划方案现已初步完成。

   “未来,贝家花园将建设成为中法文化交流博物馆。”海淀区委宣传部部长陈名杰表示,以贝家花园为代表,海淀区对西山22处中法交流遗迹的梳理和修复,不仅重视保持、延续文物建筑的本来历史风貌,更注重在建筑和空间中活动的人物、发生的故事、产生的情感和承载的跨国文化,希望通过系统梳理和修缮,更好地弘扬其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

   诺奖得主写作地重现

   桃源寺,在海淀区管家岭“桃源”石刻附近,是法国诗人外交官、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琼·佩斯驻华期间休假的居所,也是他的长诗《阿纳巴斯》最早的构思与创作地。桃源寺早在多年前已经荒废,今年海淀区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

   “我们根据公开出版物和历史照片,确定了诗人早年居住地的样貌。”海淀区文化委负责人介绍,“去年,我们向北京市文物局申请,使用北京市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项资金对圣-琼·佩斯故居进行重建,获得批准。工程于上半年开工,今年8月份完成。”

   除贝家花园、桃源寺外,海淀区还将陆续修复或重现中法大学、理想社会实验区等中法交流遗迹。

   “未来,我们将利用北安河村的拆迁腾退空地,尽快启动‘中法文化交流基地’二期建设,通过中法建筑大师合作设计建设等方式保留这次‘北京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迹展’集聚的资源。”海淀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海淀区规划分局正在做前期研究,未来打算把海淀西山打造成“两区一基地”,即具备中法文化交流特色的文创集聚区、旅游景区及中法公共外交基地。

(来源:北京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