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专家提醒:收藏不应偏离正常轨道

2014年11月13日11: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专家提醒:收藏不应偏离正常轨道

   原标题:专家提醒:收藏不应偏离轨道

   近十多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繁荣,华人收藏家群体不断壮大。2014年11月3日,以“收藏家的责任和素养”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本届大会针对近几年艺术品市场和收藏问题,从提高收藏家素养、树立正确收藏观,增强收藏相关公司股票走势新世纪家社会责任三方面,交流心得和经验,发掘和探讨中华收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

   近几年,由于中国艺术品价格推高,伪作入市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加之法制不健全,违规操作也时有发生。澳门资深藏家、澳门书法篆刻协会会长、香港敏求精舍成员萧春源表示,在拍卖市场上最重要的是诚信守约,外国绝少将拍品拍下来而不付款的,中国就有许多例子,拍卖场是英雄地,有时因为现场气氛高涨,拍价超出预算,之后发觉无力付款,而又不与拍卖行协商解决;有的或将拍品拍下后,发觉作品并不如想象得那么好,或有毛病而不付款,这些都令自己诚信受损。

   本届大会提出,收藏家在收藏的过程中要保持良知,坚守底线,以高尚的品德为业界树立榜样,引领收藏市场、拍卖业健康发展。此外,收藏家还应该是业界的专家,在学养和鉴定方面有真知灼见,能著书立说,启迪同道。

   “我知道现在有一些藏家自己只收藏而不研究,他们往往会请一些文博专家来帮自己研究。这样的话,便不可能达到真正收藏"家"的高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执行副主任祝君波表示,现在一大社会流俗正是各种“家”的泛滥,其实,成名成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成为“收藏家”,祝君波认为起码有四条标准:其一,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藏品;其二,拥有鉴别真伪优劣的眼光;其三,要具备研究能力;此外还要在一个时间段内拥有过具有影响力的藏品。

   我国内地民间收藏虽开始形成一个好的势头,但与海外收藏家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这主要反映在学术研究水平上,对收藏的态度上。内地的收藏家要向海外同行学习,向台湾清翫雅集、中华文物学会和香港敏求精舍、求知雅集的收藏前辈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祝君波说,撇开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不论,单说象征收藏之高端的文人收藏,其本来是淡漠金钱的。中国现代有许多文人收藏大家莫不如此。比如张伯驹,他为得一张晋代陆机的《平复帖》,愿散尽家财,战乱中也只怀揣此帖逃难,别无他顾。“其实很多文人做收藏,就是为了保护历史遗产,传承文化精髓。”祝君波说。

(来源:中国证券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