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5日讯(记者 张雪)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获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近日在2014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表示,广电总局下一步将协调国家有关部门探索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专项基金,包括对纪录片项目的补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绩效奖励,对纪录片生产交易出口的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给予减免等,从而扶持纪录片的发展。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纪录片按播出平台可以分为电视纪录片和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播出平台由于受到传统体制制约,产业化道路相对狭窄。而近年来中国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电影市场呈现井喷,几部电影纪录片如黑马般出现,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那么,中国纪录片借电影之势否能开启其产业化之路?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成本仅300万收票房近7亿
纪录片的“惨状”被改写
今年第一季度,《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一举斩获6.96亿票房,成为纪录片票房暴增的主要推手;11月,《狂野非洲》4天累计720万,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说成绩不错;人文美食纪录电影《味道中国》计划于明年年初与观众见面,而与迪士尼自然、陆川工作室联合制作的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自然类电影《诞生在中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 2016年有望全球上映。
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的170亿全年电影总票房中,纪录片票房仅130万元,不如热门电影一天的票房。其中,讲述索马里海盗的《索马里真相》全国放映场次不足万场,场均观众不足5人。
而2013年纪录片大翻身,纪录片电影票房也将大幅提升,由2012年的13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2146万元。据了解,我国纪录片年产量每年都在以30%以上的增长速度增加,预计今年产量可达6000小时。但纪录片与其他类型影片相比,无论是产量还是票房,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纪录片距离 “产业”还很远
“中国纪录片有百分之七十是废片,进入不了市场,仅仅满足媒体的播出功能,说70%还是保守的。”近日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对于中国纪录片观点犀利。这么多废片的纪录片如何创造产业?又如何向市场要钱?依据张同道的分析,中国制作纪录片的从业者,80%来自体制内,“说80%可能都少了,大部分是电视台频道制作。”张同道认为, 这样的行业构像自己买块地,自己种,享受果实,自己欣赏。”
对于目前纪录片现状,北京纪实频道总监陈大力提出,“纪录片是一个产业,如果产业里面的产品不挣钱,那是一个不正常的情况。不挣钱的原因是不经营它,或者是没有人去经营它。”
而现实是,纪录片产业距离真正的“产业”定义还很遥远。张同道认为,“如果说一个产品挣钱的话,一定有人消费它,它才能挣钱。纪录片的消费者是谁?是受众,不管是电视机前的,还是电脑前面的。但是哪些人埋单呢?现在是平台埋单,所以我们这种产品把创作人和我们真正的消费者隔开了。”
纪录片电影帮助或打开市场缺口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狂野非洲》等大获成功的纪录片电影模式能否继续复制?中国亟需一部成功的纪录片电影帮助纪录片打开市场缺口,“那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子呢,我也正在寻找,我认为这应该是一部有情感,能与观众能形成共鸣的纪录片。”张同道说。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今年7月,纪录片电影《我就是我》登上各大线院,这部讲述2013年“快乐男声”一百多天比赛历程的纪录片获得多个奖项,其潜在的目标观众数量庞大,然而登陆院线两周内仅收入670万元票房,遭遇滑铁卢的影片很快下线。
张同道告诉记者,纪录片与电影有着诸多差异,电影要求高度戏剧化,而纪录片要求真实,两者有着天然的不同。纪录片想上院线要找到观众认同度高的主题。
纪录片产业化需政策扶持
纵观纪录片发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早期也遭遇过纪录片产业化困境。韩国、法国和台湾地区通过政府补贴院线的方法打开纪录片上院线缺口,并且培养了纪录片电影观众群,最后这些国家或地区都出现了轰动一时的纪录片电影,从而使纪录片电影走向商业化运作。
中央电视台科技节目制作中心总编室主任郭宝通认为,纪录片上院线需要国家财政支持,比如通过补贴让部分影院定时播放纪录片,甚至可以考虑扶持一批小众艺术院线,让其成为播放纪录片电影的主力军。通过前期的观众群体培养,最后形成一批纪录片忠实观众。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分析,此次通过国家在财税上给予扶持,能够减少制作方在资金上的负担,激励他们去创作影片,推动国内纪录片的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