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把“灯”留住——剔墨纱灯手艺人朱晓钟的传承故事

2014年11月25日11:3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把“灯”留住——剔墨纱灯手艺人朱晓钟的传承故事

  11月18日,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职业教育中心,朱晓钟在给剔墨纱灯装饰。剔墨纱灯,又名“宫灯”,具有300余年历史,是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的传统工艺品。清乾隆年间,手工艺者对传统“彩灯”工艺进行革新,选用丝质娟纱代替色纸和玻璃作画,独创了“剔墨”工艺,形成了剔墨纱灯。剔墨纱灯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工艺制作而成。其中绘画部分就包括了帐纱、描稿、剔墨、上胶、描线、打底色、染色和整理几个步骤,每一步都要求均匀准确,工艺要求精细。作为古老灯艺的一种,剔墨纱灯被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并于2006年入选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期间,无为纱灯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展览会,并作为安徽省名优特产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朱晓钟是无为剔墨纱灯如今唯一的传承人。1984年,无为县文化局开办了无为剔墨纱灯厂,期望恢复几近消失的民间工艺,朱晓钟正好成为其中一员,开始学习剔墨纱灯工艺。日前,为了继承这门传统技艺,无为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办了“剔墨纱灯传承班”,朱晓钟担任任课教师,希望能够发掘热爱这门艺术的年轻人,让剔墨纱灯的“灯火”一直延续下去。新华社记者朱唯希 摄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