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孟竹) 7月17日,房山周口店遗址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高星;房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曹蕾;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哈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猿人洞抢救性清理发掘队队长张双权;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主任董翠平等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1年—2014年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抢救性清理发掘成果及2015年发掘计划。
2015年的发掘重点主要集中在猿人洞第5层以及第6层上部,计划清理堆积厚度3-4米。目前,本年度的发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计划持续到10月中下旬。
2011年—2014年阶段性考古发掘成果
张双权介绍:“在这几年的清理发掘过程中,先后对第4层堆积中上部、下部进行了发掘,共出土可鉴定标本上万件,其中包括近4000件石制品(原料基本为脉石英,另有水晶、燧石、白云岩、细砂岩等,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断块、断片、碎屑等),可鉴定的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3000多件(包括硕猕猴、肿骨大角鹿、葛氏斑鹿、马鹿、梅花鹿、野猪、犀牛、三门马、鬣狗等),另外还出土了啮齿类、鸟类等小型动物化石2000余件。”
本次发掘中的另一重要发现是清理过程中火塘、原地烧结土、烧石、烧骨等古人类用火遗物、遗迹的密集出现, 它们为“北京人”用火行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素材。
在发掘过程中,发掘队采用包括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测绘等现代田野考古科技手段,系统提取沉积样品做分析测试与模拟实验观察。与此同时,与中科院地质所、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年代学等方面的专家合作,对遗址地层进行连续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技术采样。对特殊、珍贵的测试样品(如用火遗存、纯度高的碳酸盐晶体等)给予格外关注和处置,对出土遗物、遗迹进行全站仪三维定位与标记,特别是对人工生活面等重要遗迹现象进行三维扫描及翻模复制保存,并按照考古规范进行平、剖面图以及影像、图像资料的记录。
“北京人”用火新力证
高星介绍:“猿人洞第4层位是前人记录中的“灰烬层”,或称“上文化层”,其间不仅有“北京人”用火证据的存留,亦有石制品与动物化石的大量出土。近30年来,部分西方学者质疑“北京人”用火及保存火种的能力,提出作为古人类用火证据的烧骨、烧石、灰烬可能是从洞外被水流冲入的;被烧过熏黑的材料以及灰烬可能是自然火造成的,或洞内的腐植材料、鸟类-蝙蝠等的粪便自燃或氧化反应的结果;对“灰烬”所做的新的分析测试也没有发现树木燃烧所应该产生的植硅体及相应的钾等化学元素等。”
发现1:在近几年的发掘过程中,在猿人洞第4堆积层有火塘、原地烧结土、烧石特别是烧骨等用火遗物、遗迹的密集出现,针对这些疑似用火遗迹沉积物,及与其处于同一平面的其他沉积物进行详细的磁化率、色度等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遗址疑似用火区沉积物很可能经历了700°C以上的加热,而自然火一般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温度。这些磁性、色度异常的沉积物可能受到人类控制用火的作用,但其为原地用火区堆积还是曾经历再搬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发现2:为了证实“北京人”用火的确凿证据,组织了磁学、释光特性、微形态、元素碳、植硅体、孢粉、红外光谱分析、文化遗物的分布特点等多个因素综对“北京人”是否用火的证据进行了重新检验, 分析测试灰烬中是否有硅质体存在。研究发现第1地点的第4层和第6 层灰烬中含有硅质体, 即找到了证明“北京人”用火的一种证据,说明“北京人”在第4 和6 层位所处的年代已经可以控制用火。
暑期“零距离感受考古发掘”
董翠平介绍:“暑期临近为了拉近文化遗产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唤起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结合正在进行的猿人洞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在暑期推出了“零距离感受考古发掘”特色活动,观众可以近距离参观猿人洞考古发掘现场,与考古专家面对面交流地质学、考古学、古人类学等方面知识,进一步了解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使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当中。”
观众可以在科普工作者的指导下,在周口店遗址模拟发掘区进行模拟发掘,并对发掘出土的化石进行清理、辨认,进一步了解考古发掘知识并体验考古时的艰辛。
现在遗址内可参观的范围扩大了,景色优美,设施齐全,还新建了博物馆,不仅可以在遗址内爬山涉水,休闲娱乐,感受远古人类的生活环境,还能在博物馆内获取更多关于人类起源的知识,参与科普互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