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人民网>>文化>>正文

三处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含我国规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遗址

陈苑

2015年07月04日16:10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上的千年祖师殿 (资料图)

2015年7月4日(当地时间),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申报成功,表明“土司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我国政府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各成员国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权威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据了解,中国土司遗产分布于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现存的主要遗址类型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园、土司家族墓葬群等。本次申遗的“土司遗址”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三处遗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遗存,位于土司地区与中央政权主体地区地理和文化最前沿的交汇地带,属典型的多族群文化复合区域,是中国土司遗产中的代表。

什么是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介绍,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承认当地统治者对地区的世袭统治的制度,有利于将中央很难派官吏直接统治的地区纳入到统治范围,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好处,“如果这些地区完全独立,就会削弱中央王朝统治。”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认为,“在古代,对于大国,如果不分层次、类型区管理,很难维持国家的持久强大和统一。”直到明清采取“改土归流”前,土司制度都是维系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为何选择土司遗产申遗?

在我国众多文化遗产中,为何选择土司遗产进行申报?

王巍认为有三点原因:土司考古已成为近年来的考古热点,多项考古发现入选考古重大论坛和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由于土司遗址多数保存在地面上,如果不及时保护,随着城市发展会受到威胁;土司遗址多建在山上,不少都保有当时的土司城、防御设施,甚至还有相关墓地,具有一定可视性。

下一页
(责编:易潇、许心怡)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