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人民网>>文化>>正文

史依弘:学习中寻觅精神家园 尝试京剧版《新龙门客栈》

2015年09月22日09:25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史依弘(人民网 王鹤瑾 摄)

【编者按】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周年,人民网文化频道特推出了“回望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周年?文艺名家话精神故乡”系列访谈,邀请去年参会的文艺界代表人士,回顾一年来文艺界涌现出的新气象。近日,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史依弘做客人民网,畅聊座谈会后的感悟与践行,分享“精神故乡”与人生信仰。史依弘至今牢记习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的期望与要求,并努力在不断地学习与创新中先将自己“变成一件艺术品”,再让观众去欣赏。史依弘透露,她正在根据电影《新龙门客栈》研发一出同名海派京剧,“不管是开打场面,还是有趣的调侃,在舞台上它能与观众面对面,都会比电影还要有意思。”

先成为艺术品 演员自身修为重要

时隔一年,对于去年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史依弘还是难以忘却,“我觉得习总书记的讲话给予了文艺界人士很多的远景和方向”。史依弘说,习总书记的发言中,她感触最深的有两点。其一是习总书记对于文艺创作的要求,即创作者应该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多出精品。另一点是对于文艺工作者道德情操的坚守,习总书记殷切希望广大艺术家们能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座谈会一年之后,史依弘的的确确看到了当下文艺界的新变化。史依弘直言不讳地说:“以前经常会参加一些大型演出活动,现在是没有了。我觉得现在好象安静了很多,没有那么热闹了。人会因此而沉静下来,呈现的东西可能会更清晰,也会更有光泽。”

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曾和作家梁晓声谈到了精神故乡的话题,习总书记说,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对于精神故乡的作用以及该如何建构,史依弘也是自有一番心得感悟。史依弘认为,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让观众听到了悦耳的声音,欣赏到美的表演,观众会很愉悦,并带着这种舒心去学习工作,这无异于演员的功德。也正是基于此,演员的自身修为很重要,上台之前一定要有过认真的学习。“读书赏画也好,旅游也好,或者是去修身养性,这些东西都是养分。当你站在台上那一瞬间,这些养分都会散发并产生作用的。习总书记说的精神家园,我觉得就是学习。我一直说演员要站上舞台,对自己就得有要求。不管是保持体形、容颜、嗓音、精神状态,都要有约束力和自制力的。你要先把自己变成一件艺术品,然后放到台上让观众来欣赏。这也是对观众负责。”史依弘说道。

从不孤芳自赏 给大学生演戏廿载

习总书记曾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作为中国的国粹,京剧一直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但是近年来,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与随之而来的说法是,虽然京剧元素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京剧这门艺术本身却高居庙堂之上,与年轻观众渐行渐远。

对于这种说辞,史依弘并不认同,她仍坚持认为京剧不是庙堂艺术,是雅俗共赏的艺术,不可能会脱离群众去孤芳自赏。史依弘称,早在20年前她刚刚毕业的时候,就常带着京剧去上海一些高校进行“明星公开课校园行”,“演完以后,我们还会和大学生们座谈、交流。包括我们那时候排的新编戏《狸猫换太子》,刚在北京演完,就请大学生来畅谈,听听他们对新编戏的理解。”在最接地气的大学行过程中,在最坦诚的演出交流过程中,史依弘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认识。“我觉得给大学生演戏是需要选择剧目的,最好是在演出前,跟他们有一些交流。告诉他们京剧里面的一些程式,角色是怎样塑造的,为什么会这样表演等等。哪怕有20分钟的互动,然后再让他们看戏,可能观感就会不一样。”

不过,史依弘也认为,类似于京剧进校园的普及活动,一定要持续做下去,“只有延续才会看到它的价值和延续性,才能慢慢看到它培育出越来越多的观众。如果只做一俩年就断了,其实跟没做一样”。 在史依弘看来,进校园引导大学生看京剧、了解京剧,这不仅仅是一个剧团的责任,其实也是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支持,她呼吁国家在这方面是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拒绝固守流派 让观众成“弘粉”

在很多京剧票友的眼里,史依弘有着不一样的劲头,她有一股不竭的创新动力,许多年轻观众正是因为看了史依弘极具风格的演出而成为“弘粉”。2011年,“梅派青衣”史依弘首次探索演出了全新包装的程派剧目《锁麟囊》,演出在票房和市场上都给予京剧界不小的震动。近来,她又和尚长荣担纲主演3D版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开创了京剧新的表演型式。

对于这些创新之举,史依弘也是一一娓娓道来。谈到《锁麟囊》的跨流派尝试,史依弘并不认为自己是一次挑战,而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史依弘学习的前提则是“想看看京剧真正的市场是怎样的”。史依弘直言,当下剧场里的很多繁荣、爆满都是由赠票带来的,而这种现象并不可取,“我觉得这样既不尊重艺术,也不尊重艺术家。一个演员站在台上,当她知道今天的票都是送出去的,站在台上演出的滋味是不对的。尊重的行为是什么?就是买票看戏。所以,我就想,我们来做做看。”回顾梨园的历史,史依弘认为固守流派也是不可能的:“在过去,你不唱这个戏,就没有票房,完全是靠市场来检验的。所以演员必须得学,梅尚程荀张派只要观众喜欢的,就得学唱。现在我们把自己的门派都紧紧地束缚起来,这对演员来说不是好事,对观众来说也没有新鲜感”。

在史依弘看来,京剧本来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现在越走越窄,很大程度上是从业者墨守成规、疏于学习造成的。“现在不出好戏的一个原因,我觉得一个原因是演员的技能在倒退。还有一个分原因是观众的审美和期待越来越高。音乐剧、芭蕾、交响、歌舞、现代芭蕾,各种形式的艺术都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什么都接触到了,也就不满足了。当然有一些老观众可能一直喜欢传统戏,但是年轻人肯定不再满足于天天再看《四郎探母》、《玉堂春》这样的戏”,史依弘的话语直白而颇带机锋。

演传统戏的同时,史依弘也在尝试着排练一些新戏。史依弘觉得,这两条路共同走的话,有助于演员的提高,也有助于观众对传统戏和新戏的理解。此前有报道称,史依弘正在着手新创剧目《新龙门客栈》,而这个项目,单听名字就与徐克的经典电影《新龙门客栈》一模一样。言及此,史依弘笑称,这出戏的确是据电影故事改编的,“不过,如果把它呈现在京剧舞台上,它的技能发挥会更多。不管是开打场面,还是有趣的调侃,在舞台上它能与观众面对面,我觉得都会比电影还要有意思。这也是我对海派京剧的一个期待。”据史依弘透露,《新龙门客栈》还在剧本创作阶段,她希望能于明年向观众呈现这部诚意之作。(文字整理:唐平)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