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郑州农民数次孤身入敌营杀敌18人 遭酷刑后惨死

李肖肖

2015年07月22日09:00    来源:大河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郑州农民数次孤身入敌营杀敌18人 遭酷刑后惨死

  当时的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赐义士赵继紫檀木框银盾一座,上书“义勇可风”四个大字

  杨一峰为赵继撰写的碑文

  他只是个最普通的老百姓,却做了件最有血性的事。

  他叫赵继,是居住在郑州南十里铺的一个农民。在日军来犯时,他不顾自身安危,数次孤身入敌营,杀敌18人,后被敌人发觉,遭受酷刑后惨死。

  他被当时的政府追认为烈士,上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郑县县长,都亲自过问悼念。

  70多年过去了,他的英勇事迹,还在郑州的南十里铺流传。

  带人深入敌营一气砍死7名日军

  赵继,山东曹县人,1920年因灾荒,他带着一家老小到郑州南十里铺谋生,干过赶脚(挑担的苦力),后来开了个小饭铺。

  赵继有个73岁的老父亲,妻子胡秀华,有一子二女。

  在各种资料里,关于赵继杀敌的事实,叙述大致如下:

  1941年10月4日,日军侵占郑州,窜到南十里铺一带,烧毁民房百余所,屠杀、烧死百姓60余人。赵继当时未来得及走,被敌人抓住,亲眼看到敌人烧杀抢掠,气得他怒火填胸,乘敌人不备,逃出敌营。

  随后,赵继在站马屯找到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部队,自告奋勇做向导杀敌报仇。他让妻子胡秀华带着孩子在小刘村亲戚家避难。安排了家人的生活后,赵继于当年10月24日夜,引国民党士兵数人直奔南十里铺南门。他手持砍刀,独自登上南门小房,敌人正在酣睡,手起刀落,一气砍死敌人7名。

  次日夜,他又带着农民王年成、王来运等,潜至南十里铺北门外三官庙,投掷手榴弹一枚,炸死敌人11名。

  10月29日夜,他又引着一个排的士兵,袭南五里堡敌营,冲入据点,夺得轻机枪一挺,当他扛枪回身之际,日寇发觉。在探照灯下,敌人用机枪扫射使他受伤被俘,又放军犬将他咬死。

  壮士一去不复返尸骨数月后才找到

  时隔70多年,至今在南十里铺和南五里堡一带,关于赵继的英勇事迹还一直在流传。

  赵继牺牲后,妻子胡秀华把尚年幼的一子二女抚养大,于1985年去世,许多人都熟悉这个坚强、乐善好施的老太太。赵继的孙女赵水莲说,爷爷和奶奶为人特别好,当年在开饭铺时,就时常接济穷人,认了五六个干儿子干女儿,“俺奶好行善,家里犁地都有人争着帮忙。”

  在赵水莲的讲述里,关于赵继杀敌的情形略有出入。她说,赵继本来就当过兵,性格比较暴烈,见不得谁欺负人。听奶奶讲,日本人来后,杀了南五里堡几十口村民,又去了南十里铺,就驻扎在庙里,在全村烧杀抢掠。赵继恼了,当晚找了俩人,去南寨门望风,他自己拿刀跳墙进去,杀死了7个日本兵,又跳墙出来。过了几天,赵继又找上那俩人,准备再次偷袭,走到半路,那俩人胆怯不敢去了,赵继就自己去,偷藏了手榴弹,扔进去炸死了11个人。这下日本人吓坏了,人接连被莫名其妙杀死,又不知道是谁干的,就退出了南十里铺,退到南五里堡驻军。

  赵继杀敌杀得兴起,追到南五里堡军营,偷了一挺机枪,后来,又去站马屯找到中国驻军,愿意带路杀敌。中国驻军给了他一个排,约好晚上去偷袭,让这一个排的人作掩护。但是这次,敌人已经有准备了,设好了陷阱,放了几挺假机枪,赵继进去,再也没出来。

  遭受了严刑拷打,赵继整个人还被大卸八块,绑在电线杆上。

  其后,赵继的妻子胡秀华始终没找到赵继,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一直到1942年春。

  关于这件事,还有个特别传奇的地方:1942年春天的一个早上,赵继在尚庄的一个朋友找到胡秀华,说他梦到赵继了,两人约好了去西门赶会,赵继让他在那里等他。那天刮着大风,胡秀华按照朋友梦里说的那个地址,果然找到了赵继身上的遗物,还有一只断手和残肢。

  感念他义勇可钦国民政府立碑纪念

  赵继身为农民,不畏强敌,很快郑县政府破例追认他为烈士,县长鲁彦赠送玻璃匾一块,上书“义勇可钦”四个字,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赠给赵继家人法币300元,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赐紫檀木框银盾一座,上书“义勇可风”四个大字。

  赵水莲说,1944年郑州再次沦陷后,日军又打来了,奶奶一听说日本人来了,逃跑的时候什么都来不及带,就把银盾带在了身边。

  至今,这块银盾上还能清晰地看到“义勇可风”四个大字。“这是我们的传家宝,以前还有人来买,出多少钱我们也不会卖。”赵水莲说。

  当年,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杨一峰,亲自为赵继撰写了碑文。碑文上,详细记述了赵继杀敌的事实:

  烈士姓赵讳继,字鸿义,山东曹县人,民国九年,因灾荒携眷来郑,居城南十里铺,经营饭馆糊口。烈士以贫窭,未尝读书,而禀性刚果,有胆识、明大义,思得当以报国……民国三十年十月四日,倭寇犯郑,城陷,奸淫烧杀无虚日,烈士目睹义愤填胸,亟赴他乡,托家属于其友,而只身潜归。至则十里铺遂为敌所掳,村墟狼藉,益自悲愤,乃投身军队,请为前导,协助杀敌,至二十四日夜,引兵数人为掩护,而自持砍刀,直奔敌营,斩七人。翌日入夜,复用手榴弹掷敌,毙十一人。二十九日,烈士又潜五里堡,夺敌人机枪一挺,被敌察觉,以机枪扫射,烈士殉焉。殁后数月,始获其尸,断胫剖胸,为状至惨,抑以烈矣……

  这块碑,曾立于南十里铺村头,现珍藏在河南博物院。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