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19》
专辑《21》
专辑《25》
在整个2015年之中,英国女歌手 Adele阔别4年的回归之作《25》,想必是最为重量级的了。上张专辑《21》,破天荒在全球狂销3000万张之后,她已经是新世纪唱片产业的一个神话,而各种奖项的横扫,也使得她业内口碑与商业成绩同时爆棚。之后为007系列电影演唱的主题曲《Skyfall天幕降落》又为她斩获奥斯卡以及金球奖这样的A类奖项。但是,大获全胜的她并没有乘胜出击,反倒是选择在繁华喧嚣中回归家庭与生活。今年十一月,她再次带着以自己年龄命名的专辑来到大众面前,歌唱着那些斑斓岁月中最为真挚的情感共鸣。
文│何国锋
《19》
专辑背景:千禧年之后的第一个十年,正是Soul(骚灵)音乐盛行的时段。而这种始于底特律的美国流行音乐分支,那几年却在大洋彼岸的英国发扬光大。那些深入灵魂,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曲风,与英国人缄默且孤傲的性格特点,敢于自嘲的幽默方式,以及充满怀旧色彩的思想以及审美情趣相撞,产生一种美妙的化学作用。对于女歌手而言,这更是一条值得前赴后继的康庄大道,先是有像Joss Stone这样勇于进军的开路先锋,凭借《Mind, Body & Soul 心智,肉体与灵魂》开启一片新大陆,获得格莱美提名的肯定。后有Amy Winehouse这样的天才崛起,交出一张年轻的传奇作品《Back to Black 回归黑暗》。像Adele这样的艺人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而是市场需求的必然。
关键词:憧憬,热烈,执着
●推介曲目:《Chasing Pavements 追寻出路》 《Best for Last 最好的留在最后》《Make You Feel My Love 让你感受我的爱》 《Hometown Glory 故乡荣耀》《Right as Rain 十分准确》
初出茅庐的Adele或许并不是整个行业中最为耀眼的,她甚至不及同时间出道的竞争对手Duffy的《Rockferry 摆渡情歌》,更不能比肩当年北美称霸,Alicia Keys的《As I Am 平凡如我》。就算是在本土,最为耀眼的名字也一定非Leona Lewis莫属。尽管没有后两张的巨大成功,《19》依然是Adele最为突出优异的作品。这种优质体现在歌曲的灵气上,并非是充满匠气的成熟,而是稚嫩青涩所产生的惊喜感。《Daydreamer 白日梦者》便如实地彰显了这如初生一般的真诚,简单的吉他和弦加上歌者优质清晰的演绎,不插电的现场空旷感,无需过多修饰装帧,才华便已经豁然明了。同样,《Best for Last 最好的留在最后》亦是如此。Double Bass(低音大提琴)拨弦,将属于Adele声音的灵动脱俗,发展得浑然天成,令人拍案叫绝。《Chasing Pavements追寻出路》是她最为擅长的曲风,寡淡的主歌部分与喧嚣的副歌相得益彰,在歌曲中各尽所职。Adele声嘶力竭着属于青葱岁月的执着与迷茫,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如幻灯片一样,纷纷略过,令人心碎。
《21》
专辑背景:不同于《19》的懵懂脆弱,21岁的Adele经历了失败的感情所带给她的负面情绪,她利用这些阴郁、愤慨的情感作为媒介,孕育了一张满是泪水的分手唱片。专辑依然以所谓的Britsoul(英国灵魂乐)作为基准,中间杂糅进了大量美国音乐元素,如福音,节奏蓝调,布鲁斯……这也表明了Adele对北美市场再一次冲击的决心。
关键词:愤慨,酸楚,分离
●推荐曲目:《One And Only 唯一》 《He Won’t Go 他不会走》 《Rolling In The Deep 爱恨交织》 《Rumour Has It 流言蜚语》
首单《Rolling In The Deep 爱恨交织》搭载着一腔怒火,气焰嚣张。Adele的气势排山倒海,无可阻挡。强劲的鼓点与高八度的伴唱,笔直的旋律线条,以及隐约透露出的布鲁斯摇滚的“狠”劲,像一把匕首,刀刀戳心,命中要害,鲜血淋漓。《Rumour Has It 流言蜚语》用比喻手法对成名之后,在演艺行业所遭受的虚情假意,流言蜚语,予以回击。《Turning Tables 反反复复》有着溢于言表的美妙旋律,流畅宽广,同样也是一首完成度极高的以钢琴为主导的标配式情歌。键盘变奏不停的反复迂回,如同歌者在歌曲中表达的纠结复杂,愈演愈烈的感情纠葛。《Someone Like You 某个像你这样的人》是整张专辑的点题之作,它也是每段分道扬镳的感情的真实写照,那些回忆背后的落寞与孤寂,故作坚强的酸楚不舍,说到底就是走不出,进不去的自我矫情。Adele抓住了这些情感情绪里的人类共性,失恋之人听《21》,就会找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热泪盈眶。那些肝肠寸断,以泪洗面的歌词,为听众情绪的释出找到了完美的着力点。这也是为什么《21》能够如此成功的原因所在。
《25》
专辑背景:截至本周五,《25》的销量已经超过300万张,而这仅仅是美国一个国家的数据统计。根据现在唱片市场的容量计算,在实体唱片日益萎靡的今天,如今的300万张就等于10年前的700~800万张的概念。这对于任何一个歌手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开之前作品为其积累下的良好口碑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团队所进行的饥饿营销模式。在两张专辑发行间隔的四年中,Adele除演唱了电影007的主题曲外,几乎没有作品面世,甚至连新专辑的发行计划都被高度保密。
关键词:和解,弥补,释怀
●推荐曲目:《Hello 你好》 《Remedy 弥补》 《Love in the Dark 暗中的爱》《All I Ask 全我所求》《When We Were Young 往日时光》
Adele曾表示,如果要在这张专辑上下一个注解,它会是关于与自己的和解,关于弥补消逝的时光。歌曲《Hello 你好》是与前任的告解,它衔接了《21》到《25》的情感内核。Adele的情绪像开闸的流水般呼啸而过,冲击成波澜壮阔的情绪线条,充满了力量之美。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的音乐录影带,出自加拿大天才导演Xavier Dolan之手,拍得十分有质感。《When We Were Young 往日时光》亦是对逝去光阴的追忆,也是对它的心存感激。Adele的演唱显得十分真诚,质朴之中分外动人。专辑中最优美的曲调出自Ryan Tedder所写的《Remedy 弥补》与Bruno Mars所写的《All I Ask 全我所求》,纯钢琴伴奏对于Adele这种天生的歌者其实就已足够,也给了她空间去发挥声音中的情绪。《25》从里到外都散发出成熟的气质,这里不仅仅指歌者本身思想与歌曲情感的成熟,更多的,是专辑大方向掌控的决策问题。Adele在专辑曲目收录过程中,拒绝了像Sia所写的《Alive》,这样优质但却激进的作品,或是Damon Albarn的一些偏主流之外的音乐,反而是一心往大众情歌“Ballad”音乐上扑。打安全牌也好,作风保守也罢,面对一张流行度如此之高的作品,音乐性或许也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唱歌,听歌的人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