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从“卷福”到哈姆雷特:最老派 最现代

2015年12月01日09: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卷福”到哈姆雷特:最老派 最现代

  ◎张之薇

  英国绝对是个有戏剧传统的国家,而且他们一定对自己的传统深以为傲,这就是我看完英国国家剧院NTlive“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版《哈姆雷特》的最大感受。

  在北京的戏剧舞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能够看到风格化十足的国际戏剧作品,但是回想下来终究还是“文青”的天下,先锋、前卫、小众、实验是这些戏剧最鲜明的标签,让我们在惊叹之余,就是感慨当代西方戏剧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观念上,都离我们那么遥远。但是,这一感受恐怕在看到这版《哈姆雷特》之后会有所改变,之于我自己也是猛然警醒,或许之前的我们被一叶障目了?就在我差点也怀着无限的激情要为抛弃原著、叛逆经典摇旗呐喊之际,突然意识到没有对经典的精湛继承,又何谈什么别的?

  整部戏几乎全部按照莎士比亚原著中的场景推进

  我认为,初看琳德赛·特纳导演的《哈姆雷特》,与我之前看到的很多《哈姆雷特》相比可以说是相当传统。近一两年,《哈姆雷特》在我国戏剧舞台上的出现频率出奇的高,有立陶宛OKT剧团激情四射的版本,有美国约翰·布朗德尔的轻松随意版本,有德国邵宾纳剧院叛逆疯癫的版本,有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简单素朴的版本,而“卷福”版《哈姆雷特》让我首先感受到的却是他们对经典的尊重,以及舞台上散发出的浓厚英伦范儿。全剧没有曾经看到的经典改编那样被解构、被肢解的剧情,整场演出三个半小时,整部戏的戏剧发展除了局部微调之外,几乎全部按照莎士比亚原著中的戏剧场景推进,而从角色嘴中流出的台词更是大都未做改动,俨然它的作者莎士比亚就生活在我们今天。

  古老并不虚假 现代却未断代

  文本上如此,舞台场景也全然不同于其他版本的离经叛道。上半场,整个舞台是一派富丽堂皇的氛围,油画般的宝石绿墙面包裹出一个深邃的大殿内景,巨大的水晶灯悬挂在天花板上,舞台右侧摆放着一架黑色的钢琴,老王的肖像画竖立在墙上,舞台的左侧可以扶梯直上,二层的走廊生发出另一个空间,并与一层的大殿共同构成了一个宫殿场景。整个舞台既有些古典,又非完全古典,当然不是现代戏剧革新者们喜欢的“空的空间”, 似乎有些自然主义的调调,但是当如此的布景设计被演员和灯光赋予生命后,却又显得远不是那么简单。

  导演并非死板地将场景固定,二楼的走廊是遇见鬼魂的城楼,同时还是克劳狄斯指派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监视哈姆雷特的密室,还是哈姆雷特对正在祷告的叔父杀而未决的地方。舞台空间丰富运用不仅于此,演员的上下场也极为灵活,楼梯是衔接演员调度的重要之所,楼梯下方的角落小门打开时,光束夹杂着雪花尘粒,当演员鱼贯而入,此时舞台代表着令哈姆雷特厌恶的战场,舞台中央向下的台阶是鬼魂出入的通道,同时也是墓地。下半场大殿后景处废墟的尽头,是奥菲莉渐渐隐没、寻找光明的溺水之处。本以为这是部传统的《哈姆雷特》,可下半场的舞台上却铺满了石粒渣土,一扫上半场宫殿的华美,斑驳的宝石绿墙面和黑色的废墟仿佛是个被摧毁的地狱,整个基调异常压抑,就是在这样的空间里,阴谋、杀戮、疯癫、复仇交相进行。此版《哈姆雷特》的舞台并没有因为过于古老而让人感觉虚假和脱离时代,也没有因为过于现代而让人觉得抛弃了经典。英国戏剧素有现实主义的戏剧传统,21世纪的现实主义大抵就是如此吧!

  可做我国重排经典的借镜之作

  记得“卷福”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将自己评价为:“很老派,也很现代。”我突然觉得用这句话来概括琳德赛·特纳版的《哈姆雷特》再确切不过了。看过了上个世纪劳伦斯·奥利弗饰演的忧郁王子,也领略了德国表现主义下孕育出的疯癫哈姆雷特,也见识了美式的幽默邋遢的哈姆雷特,“很老派也很现代”的“卷福”带着他哈罗公学出身的精英气质,向观众走来,用他那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嗓音,配上他深邃的眼神和黄色的卷发,以及堪称口语教科书的伦敦口音,一个融合了英国贵族气质的现代王子让人着迷。序幕开启,一个穿着现代卫衣的王子独自坐在那里,沉浸在父亲去世的痛苦中,排遣忧伤的是黑胶的布鲁斯音乐。人们对哈姆雷特的传统认识常常是做事犹豫不决,或是略显鲁莽,而“卷福”塑造的哈姆雷特显然更突出的是他独立的思考和自我意识。第一场大戏母后与叔叔的婚礼,喧嚣热闹的人群中,众人皆着白衣,唯他着黑衣闷闷不乐,纵然只是用静默表演,却俨然有光环笼罩在他周身,而当所有人都被定格隐没在灯光中,追光下的哈姆雷特跳上白色的婚席,那段“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的大段独白倾泻而出,将哈姆雷特的内心挣扎放大。舞台上他对于爱情的表白,对于母亲的诘问,以及“戏中戏”对克劳狄斯的试探,最后与雷欧提斯的决斗呈现出的分明是个颇为痛苦、决断、有主见的现代王子。

  古典与现代杂糅就是这版《哈姆雷特》的基调,这种杂糅体现在方方面面,在表演上包括克劳狄斯、王后、掘墓人、朝臣等演员的表演都毫不花哨,呈现出英国戏剧所应有的规范。而唯独导演让原著中那个柔弱纯洁的奥菲利亚离得我们好近。现代的短发、一台精巧相机都成为当下文艺女青年气质的标志,“看”是琳德赛·特纳给予奥菲利亚的特质,“距离”是她与这个世界唯一的沟壑,而且无论是她对爱情充满憧憬的时候还是她精神错乱的时候,这个距离都无法弥合。在这片废墟上她就是一朵格格不入、耀眼洁白的小花。结尾处,这个被恋人抛弃、失去父亲且看不到父亲尸骨的奥菲莉亚拖着一个沉重的箱子走下楼梯,她是要向这个世界告别,她赤足走向废墟深处,将这个牢狱般的世界还给众人,独自去寻找自己的所在。箱子里散落一地的相片就是她看到的这个世界。

  有了去年的《雷雨》“笑场”事件,我认为,这版《哈姆雷特》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国家重排经典的借镜之作。古典与现代的自如切换,不丢弃又不拘泥,在经典中寻找与当下的对话,找到共鸣的情感。值得回味的是,在NTlive戏剧开场之前,播放了一段“卷福”去英国一个普通中学参观那里的孩子排演《哈姆雷特》的片段,孩子们认真而有些稚拙的表演以及“卷福”问他们对哈姆雷特这一人物的感受时,孩子们的回答着实感动,一个孩子更是说:“他失去的,我们也都失去过,我能理解他。”让孩子们从这个塑造于十六世纪的丹麦王子身上寻找出情感共鸣或许就是英国戏剧教育的承传方式。而“卷福”也说他需要从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寻找到普遍的价值,他要让哈姆雷特活起来。我在想,有这样的戏剧氛围和创作理解,英国的传统又怎会断裂?传统有了,我们才能奢谈其他吧!

(责编:王艺锭、李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