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借力“互联网+”等现代技术 让更多文化精品服务公众

2015年12月02日08:54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石渠特展背后的良性互动

  11月8日,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系列展览之一的“石渠宝笈特展”降下帷幕。该展览共分两期,第一期自9月8日至10月11日,第二期自10月13日至11月8日。开展两个月共计接待观众约17万人次。“特展”引起媒体高度关注,更因为第一期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引发社会持续关注和观众热情爆棚,堪称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界最具影响力的展览。

  展览伊始,故宫博物院即通过进出分离、单向参观、适时限流等措施,确保作为展厅的武英殿正殿单位时间内观众数量保持在200人左右。然而,公众观展热情超出了预期。为了一睹《清明上河图》的真容,需要“百米冲刺”“故宫跑”,观众最长排队时间超过6小时。由此抱怨之声响起。针对媒体和公众提出的排队时间长、《清明上河图》为何不单设展厅、为何不在展厅装置传送带以使观众快速通过等问题,故宫博物院在改进方法、提升服务、强化管理的同时也做出回应。

  一方面,调整排队路线、沿途设置座椅、现场出售相关书刊等系列改进方法、提升服务的措施迅速出台;另一方面,为杜绝“故宫跑”现象,保证参观秩序和观众安全,故宫博物院赶制了2000个号牌,对参观“石渠宝笈特展”的观众,实行先领号再排队参观的措施。对于专门来看此展的观众,特别设立了石渠宝笈特展排队专区,予以提前放行,每50人一组,由工作人员举牌引领,一路“护送”到武英殿展厅。

  由于大量观众专为《清明上河图》而来,因此在展厅内也树立提示牌,让参观《清明上河图》的观众单独排队。在《清明上河图》撤展前两日,观众几乎是彻夜排队,因体谅观众的不易和辛苦,故宫院方将闭馆清场的时间推迟到凌晨三四点,并将热饮、食品等送到现场慰问观众。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的传播力,对观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解释和说明。比如,对排队过长问题,从人们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列举国内外排队数小时观展的“国际惯例”;对于公众提出的《清明上河图》单设展厅的建议,从国宝级书画文物对展示空间的要求、对展厅安保系统的独特需求、对展陈设备的精密配置要求等方面,说明武英殿是目前故宫博物院最佳的书画展览场所;并从《清明上河图》与特展整体在学术内涵、文化源流等方面不可分割的角度,阐述不可单独陈列的理由;对于展厅配装传送带问题,从古建筑保护的角度予以说明。

  围绕“石渠宝笈特展”的各方反应和种种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故宫博物院与社会公众间的良好互动。一方面是博物馆以开放的胸襟、通过倾听民意、采纳合理建议、加强管理而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在与公众的互动中增进联系,加深理解,真正融入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目标;另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因博物馆的积极回应而满足了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也因为博物馆的积极改进而享受到了优质的文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而这些正是人们文化享受和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理由相信,这些不可或缺的部分终将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一道深入人心,激励公众自觉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来。

  可见,对于博物馆而言,提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品质,使得更多文化遗产通过多种形式走近公众、服务公众大有可为。从国际经验看来,当人均GDP接近或者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急剧增加。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文化消费恰逢其时。故宫博物院拥有占地10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180万件文物藏品以及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传播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的内涵,是公众从文化消费、文化享受角度提出的需求,是作为文化传播者、弘扬者的博物馆的责任。以贴近公众的方式、借力“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和手段、进行丰富有内涵的展示传播,让更多文化精品服务公众,满足公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应该是未来故宫博物院与公众更深层次互动的重要方面。

  (泓闻)

(责编:王艺锭、李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