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进入芈月、芈姝姐妹互相猜忌、反目的阶段后,不仅剧情精彩起来,两位女主角的演技也进入大爆发阶段。孙俪曾在《甄嬛传》里历练过,从温柔天真到心狠手辣的角色成长驾轻就熟,对于芈月这样年龄大跨度的角色驾驭得游刃有余。刘涛则是第一次在荧屏前褪去贤良淑德的形象,那咄咄逼人的眼神、气势,纠结不清的情绪较之以往高了几个境界。
孙俪:霸气外露全靠自信
史上第一位女性政治家的题材、81集的超长篇幅、超过50年的年龄跨度,对于孙俪来说,芈月是她迄今为止表演生涯中难度最高的一个角色。在“甄嬛”的盛名之下接拍《芈月传》,要面对的不仅是万众期待的压力,还要避免重复自己。孙俪评价自己拍《芈月传》在个人演技方面上了一个大台阶,芈月是超越甄嬛的,而芈月也不会是她演技的顶峰。
朝堂政斗最难演
芈月这个角色有多重难度,既有从十几岁演到老年的年龄跨度,又有从后宫演到朝堂的身份变化,还有三段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却同样激烈的感情戏要演出差别。而其中难度最大的一关,就是叱咤朝堂的戏份,她有几次甚至拍到虚脱,“有一场在大殿训诫的戏,看剧本只有两页,那天就排了这一场,我还挺高兴的,没想到真拍起来的时候全景近景各拍两遍,每一遍台词都很长,每一段说话的对象都不一样,情绪也不一样,那个大殿又特别大,需要尽量让所有人听到我的声音,就得一直顶着,演完一遍就已经很累,几遍下来气都虚了。”
孙俪第一次踏上朝堂的时候,面对台下黑压压一片群臣低头跪拜就愣住了,硬着头皮才撑下来。更难的是,芈月不仅仅要面对群臣的朝拜,中后期还有大量的戏份要与群臣对垒。作为战国群雄争霸时期的强国霸主,芈月性格强硬、政治观点激进,加之女性的身份,必须时常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去说服群臣。孙俪坦言一开始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是编剧王小平一句话让她豁然开朗。
“王小平老师说,当这个女人作为执政者在朝堂上与大臣说话时,有时候分不清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有那么多男人在她面前,她以女性的身份是无法说服的,只能用她的语言、魄力、气场说服大家,所以她必须非常自信。”因此就有了片中芈月怀孕,在朝堂上笑说“朕有喜了”、自说自话的精彩表演。“这个孩子是义渠君的,大臣们不会接受皇家血脉不纯正,但我作为母亲要保护这个孩子,这时我并不在乎他们怎么想,我是太后,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必须有这样的自信才能逼他们信服。”拍《芈月传》尽管很累,孙俪还是觉得收获很大,“演技方面比甄嬛时上了一个大台阶。”
哭戏多到每天喝茶消肿
《芈月传》中孙俪哭戏非常多,将啜泣、呜咽、抽泣、痛苦、哽咽、嚎啕大哭等不同程度的哭进行了全方位揣摩演绎,以至于拍戏时有段时间情绪大起大落的戏连着拍,每天孙俪都要哭到眼睛像桃子一样,需要喝大量的普洱茶消肿。在上周五播出的最新一期《奔跑吧兄弟》中,孙俪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就是在“一见你就笑”环节,孙俪一下子就落泪了。如何做到说哭就哭,孙俪接受采访时解释说:“我就当作是拍摄现场,完全告诉自己要全神贯注,那时候情绪就有了。我每次哭戏哭不出来,总会想一件事,就是想我奶奶去世太早了,只要想到那个我就一下就受不了了。”
剧中有一场难产的戏,孙俪演绎出的痛感爆发的一刹那,让很多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不过她在采访中澄清说,这样的表现是出于剧情需要,其实自己在真实生活中经历的生产过程并不是这样的,她很担心这样的表演会对还没有生子经历的女性产生误导。对于有人将自己奉为“演技教科书”,孙俪连连否认:“千万别说我是教科书,我在学习表演的时候也没有教科书。我觉得挺随性的,我也经常有在现场哭不出来的时候,有表达不出来情绪恨自己的时候。好在影视作品可以有很多的机会让你再来一次,所以一定是把最好的状态剪在戏里。”
《芈月传》自开播以来收视和口碑呈现“剪刀差”走势,北京、东方卫视收视持续攀升,在乐视网上的点击量也突破43亿,但在豆瓣上的评分一路下滑到了5.0分。对于种种争议,孙俪接受采访时回应,她接受各种各样的声音,但她希望等剧全部播完了,再由大家全面地评价:“其实甄嬛刚播的时候收视也不是那么好,后随着剧情的推进,收视慢慢好起来,口碑也慢慢好了。那么多人看戏总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我能够理解。我之前就说过,不敢说《芈月传》超过《甄嬛传》,但是你说这是个烂戏,我是一定不承认的。”本报记者 邱伟 J179
刘涛:贤妻良母顷刻变态成狂
接受采访时,刘涛坦言,选角之初导演郑晓龙曾担心她不能将芈姝后期魔性一样的爆发、变态、疯狂表现出来,而她则用一句话便赢得了角色。刘涛说:“不管是从年龄、人生阅历、阅读剧本的能力,我认为爆发对于我而言,其实根本就不是事儿,真的太不是事儿了。我没表现过,不代表我没有。”不知是她这笃定的态度,还是她过往的生活经历说服了导演,总之从现在看来,刘涛奉上了她入行以来最精彩的一次表演,意料之外,意想之中。
照镜子找到仇恨眼神
《芈月传》里,芈姝一角的难度在于,从天真善良到变态坏前后反差之大、节奏之快。这固然给演员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但若不能以纯熟的演技在这段空间里展开富于层次的变化和细致多面的状态,观众是无法展开合理想象的,也伤害了角色的可信。于刘涛而言,她过往的角色都局限在贤妻良母的框框里,适合前三分之一的芈姝,可她本人的年龄、气质又与这前三分之一豆蔻年华轻快天真的芈姝有一定距离。刘涛认为,芈姝的变化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内心深层次的感受,准备角色时,她照镜子找眼神,忽然发现,如果假装镜子里的人是另外一个人,其实表情不用特意去练,心里感受到了那种仇恨,眼神自然会到。
刘涛理解的芈姝,虽是反派,但很值得被爱被尊重。“芈姝出身高贵,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性格温婉贤淑。骨子里,她并不软弱,而是骄傲清高的,执着又好胜,不屑于心机和城府,更容易轻信他人。作为楚国的嫡公主,对秦王一见钟情,在朝堂上自己提出要拒绝媒妁之约嫁给秦王,可以说少女时期就爱得十分洒脱。嫁给秦王之后,芈姝母仪天下,始终对秦王一往情深。但中途由于芈月的加入,她与秦王的感情由甜蜜温馨变成了尴尬冷淡,连相敬如宾都显得十分勉强,这样的感情蛮虐心的。为了保护自己的感情和地位,芈姝一生都在奋斗,屡战屡败又从不放弃,不是在斗争的路上就是在谋划斗争,十分执着和坚强。她极度自信又极度自卑,敏感多疑,令人心疼。”
期待更极致反派角色
秦王死后有一场戏,芈姝跟芈月说:“我是嫡,你是媵。”威仪端坐不改,说完却下意识地拉了拉衣服领子,内心的不安顷刻暴露。后来,编剧王小平在微博里评价刘涛:“把芈姝演得丝丝入扣,可以晋级戏骨了。”便是冲着她表演时这些不经意间的小细节。刘涛说:“芈姝需要很细腻的感知和表现,能听到‘丝丝入扣’这个评价,对我确实是很大的激励。”谈到这个小动作,她解释:“其实那个时候,剧中的我什么都没有了,唯一剩的就是尊严。我当时的想法是,一切都归你了,我的大王也不在了,我的孩儿也不在了,我的家、国、权力,甚至位分都归你了。你竟然还跑到我面前说,姐姐,我们应该怎么怎么。我觉得我根本不需要理你,我现在剩下的就是我自己这点尊严——我是嫡公主,你是媵女。当我看着芈月的时候,无论她是什么样的反应,我只能把我的衣领拉一拉。不是说特别的设计,我觉得是必要的动作,一种力量感吧。我希望观众在看芈姝时能感觉心疼,因为芈姝做的一切都是被逼的。”
不仅首次演反派,《芈月传》也是刘涛入行以来哭戏最多的一部戏,她趣说:“我觉得都可以不用叫我‘芈姝’,应该叫我‘芈日哭’,尤其到后段每集必哭。虽贵为王后,每天都活在被气哭、被欺负哭、被蒙骗哭、被吓哭的状态中。”拍《芈月传》时候刘涛很少有机会回家,回到家也要练习台词,丈夫和孩子看到后都说她走火入魔了,但也都理解她想演好这个角色的决心。“有一段时间都是哭的歇斯底里的戏码,工作人员去探班时,都说我都脱相了。”《芈月传》播出后,芈姝的很多奇怪表情诸如挑眉、翻白眼都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流传最多。刘涛感言:“我推荐大家在芈姝后期变化时多截图,那个阶段我咆哮、大哭、冷笑的镜头特别多,一定非常实用和精彩,我自己都等不及想用了。”虽说演得如此肝肠寸断,可刘涛还意犹未尽,表示:“期待接下来能接到比芈姝更坏一些,或者不说坏,更极致一些的角色。” (本报记者 金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