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片酬涨价速度堪比火箭 天价片酬有治吗?

2016年08月01日08: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天价片酬有治吗?

年收入过亿元、单片酬劳超千万元,这已不再是影视界奇闻。最近更有一部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如懿传》号称男女主角片酬合计将超过1.5亿元。主角片酬足够拍一部高规格电影,再度惊动业界。

如此天价片酬,真能与演员的实际演技画等号吗?持续虚高的报价,不断吹大着影视产业链的“泡泡”。天价片酬究竟何时才能踩刹车?

艺人薪酬占制作成本一半甚至2/3

“2014年,我们看好一名张姓男演员,当时他单集片酬不到10万元。2015年初他的一部剧收视不错,网上也红了,到了秋天再一问,单集片酬已达40万元,30集就是1200万元,我们已经负担不起。”上海一家影视公司负责人说。

高企的演员片酬究竟有多离谱?片酬不到一年时间上涨数倍达到40万元,在业内其实仍只是小数目。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公司市场部总监金桂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随着艺人薪水水涨船高,很多大剧当中,艺人薪水要占到成本一半甚至2/3。”

导演冯小刚等多位业内知名人士曾指出,与全球同业相比,国内不断高企的演员片酬是一种超常规现象,这会把制作公司的艺术创作引向“看明星脸色、为明星打工”的窘境。

笔者注意到,在一些制片人的收支账本上,明星不仅是简单收取最高片酬的那些人,他们还通过不同途径入股分红,有的甚至还是“收视率对赌”的参与方。

在资本市场上,早前有华谊兄弟的“明星+导演”股东模式,最近又出现了唐德影视通过《武媚娘传奇》借势营销登陆创业板的“奇迹”。这中间,一些明星通过成为自然人股东等方式与出品方绑定关系。据不完全统计,仅唐德影视上市,就使多名演员股东获得超过20倍的增值收益。

价格与价值背离

“看脸”就能数钱?

与明星片酬高企相关联的是“演技不足颜值凑”“靠脸吃饭有理”“颜值即是正义”等谬说,后者还直接助长了前者的所谓“合理性”。

“有的演员在银幕上‘一个表情包’演到底,几乎‘面瘫’撑完全场,毫无演技可言,但却拿着高出其他资深演职人员数十倍的片酬。还有一些演员,在片酬更高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上很卖力,但一进入影视表演创作,就泄了气。”有资深业内人士对部分拿着天价片酬,但却在影视作品创作中出工不出力的明星毫不留情地批评道。

同时,还有一些演员自我膨胀,被网友痛批为“简直就是‘数字小姐’”——网友诟病她们虽然“长得不错”,却不背台词、不钻研剧本,开拍后只会对着镜头念“1、2、3、4、5、6、7”。在网友们看来,这些依赖于其他人在后期制作时为她们配音的演员,都算不上是合格的演员。

高片酬、高颜值、低素养、低演技的强烈对比,还片面助长了演员频繁整容、虚假“粉丝经济”等浮夸风。导演李安也一再提醒,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要拿得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光靠“看脸经济”就很难可持续发展。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也表示,某些片酬高企的明星三五组合,凑出烂片、烂剧,长此以往必将对整个行业带来灾难性影响。影视业内生产制作不能再停留于“高价格的低水平重复”。

演员拼“颜值”就能数钱?其实观众也不答应。腾讯视频最新调查显示,更多的“90后”看重剧情和故事类型远超过“颜值”,74.3%的“90后”网友认为故事类型及情节最重要,仅有17.1%的“90后”网友认为演员“颜值”一定要高。

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这种说法原本就是伪命题。“事实是对方一直在凭借才华吃饭,碰巧还长了一副好脸蛋,结果才华在脸蛋的光环效应下反倒退居二线了。纯靠脸是吃不上饭的,只有手握真章、内心坚强,才能在演艺人生的长途中行稳致远。”

“浮肿虚胖”成因复杂

台前幕后当自省

明星片酬高企的连锁效应已经影响到整个产业链。腾讯、乐视等影视平台公司相继表示,“虚高片酬”还引发了产业链前端环节的网络文学改编版权(IP)价格虚高,以至于制作成本整体虚高,影视作品的交易成本和后期营销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石川认为,针对这种产业本身的“浮肿虚胖”,台前幕后都应当及时自省。“关键是,文艺创作不能掉进‘钱眼’里,资本与作品、与演员之间,可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文艺创作本身必须尊重基本规律,不能见钱眼开。”

“时下一些明星被严重宠坏,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应率先被追责。”上海市政协委员、《高考1977》导演江海洋坦言,“一个经纪人,可以成就一个演员、一部戏,一个经纪人也能毁了一窝演员、一堆戏。”

江海洋分析说,当前经纪公司签约演员时,有的会签订附带条款,最后乘坐“火箭”上升的明星酬劳,会有相当一部分直接落入经纪团队腰包。与此相呼应的,一些经纪公司还将拼片酬、拼房车、拼助理人数等恶习带到片场,从源头上影响演员乃至整个市场环境。

此外,也不排除一些“造假”新现象“带坏”了明星。一段时间以来,“唯收视率”“唯票房”“唯点击率”等现象虽已得到有关部门调控,但也有“营销造假”“粉丝造假”等新怪相冒头。一些假数据、假口碑牵动着演员片酬定价,令个别明星成了穿上“皇帝新装”又脱不下来的“皇上”,身不由己。

天价演员虽然带来了全社会对影视产业的关注度提升甚至票房、收视率等收益的走高,然而对影视内容的健康发展却意义不大。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提出,中国电影在不断取得票房新高的同时,却忽略了对于电影艺术和文化内涵的追求,很多影片呈现的是美学的粗鄙化、伦理上的虚无主义。所以,目前中国电影不缺高票房“产品”,却缺少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针对当下行业乱象,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成熟的影视市场调控经验,健全和完善行业规范和监督机制已迫在眉睫。对此,上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任仲伦建议,要推进电影产业促进法问世,借力具有权威性的行业协会,对明星片酬定价等实施综合调控,这都将有助于切实促进我国影视行业的全产业链繁荣发展。

(新华社记者 陈 芳 许晓青 陈爱平)

(责编:陈苑、李岩)

推荐阅读

广西花山岩画、湖北神农架申遗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请文化遗产、湖北神农架申遗自然遗产,分别成功入选。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
广西花山岩画、湖北神农架申遗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请文化遗产、湖北神农架申遗自然遗产,分别成功入选。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

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校园内郁郁葱葱,老校长徐悲鸿亲手栽种下的...
【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校园内郁郁葱葱,老校长徐悲鸿亲手栽种下的... 【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