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抒雁十年前曾患直腸癌 朗誦家追憶激情歲月--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雷抒雁十年前曾患直腸癌 朗誦家追憶激情歲月

田超

2月14日凌晨1點31分,當代著名詩人、作家雷抒雁因心肺衰竭去世,享年71歲。得知雷抒雁去世的消息后,近代史學家雷頤表示,當年雷抒雁發表悼念張志新的詩歌《小草在歌唱》震撼一時。
2013年02月16日08:31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2月14日凌晨1點31分,當代著名詩人、作家雷抒雁因心肺衰竭去世,享年71歲。雷抒雁生前曾任中國詩歌學會會長、《詩刊》社副主編等,他的代表作《小草在歌唱》轟動一時,這首詩的第一位朗誦者瞿弦和說:“他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激情。”

  ■生平

  1942年8月18日,雷抒雁出生於陝西涇陽。1967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先后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詩刊》雜志社任職。1995年任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后退休。2012年5月任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並擔任中國作協詩歌專業委員會主任。

  雷抒雁先后出版詩集《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塵而過》《春神》《雲雀》《激情編年》等十余部。出版散文隨筆集《懸腸草》《秋思》《分香散玉記》《雁過留聲》《智者的憂思》等十余部。另有詩論集《寫意人生》、《詩經》研究翻譯集《還原詩經》。詩作《小草在歌唱》獲1979年至1980年青年作家優秀作品獎。其作品入選大、中學校教材,並被選進中、高考試卷。

  >>魯迅文學院

  白描:

  高燒入院曾患直腸癌

  昨天上午,雷抒雁的好友、魯迅文學院院長白描發文向外界透露了雷抒雁去世的消息。白描感慨道:“中國當代一位偉大的詩人走了。”他年前曾兩次與雷抒雁通電話,雖然感覺雷抒雁聲音虛弱,但口齒清楚,沒想到那次通話成了永別。

  白描表示,雷抒雁2003年12月直腸癌手術,術后恢復很好。他說:“1月中旬,抒雁高燒,原因不明,入協和醫院住院檢查。第二天,我即與魯院的成曾樾等幾位同事趕往醫院看望。見他精神尚好,談文學,談莫言獲獎,談青年作家的長處短處,愈談愈興奮,但有些口齒不清。我制止他談下去,讓他休息。”

  對於雷抒雁的去世,白描稱:“一位異常敏銳、異常活躍、異常深刻的頭腦停止了思考,一位天才終止了他的創造。雷抒雁的辭世,是中國詩壇、中國文學界的巨大損失,我們為之痛心。”

  中國少年作家班的張天芒也於昨天發文悼念恩師,她說:“著名詩人雷抒雁先生因心肺衰竭於凌晨1點31分離我們而去!我有痛失父親般的心痛。我剛從他萬壽寺的家中吊唁完回來。”張天芒表示,雷抒雁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月21日在八寶山舉行。

  >>朗誦者說

  瞿弦和: 他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激情

  昨晚,著名朗誦藝術家、雷抒雁先生好友瞿弦和稱,得知好友去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說:“春節前我就知道他身體不好,當時我正在新加坡演出。本來春節后要去看他,匯報一下中國詩歌學會朗誦委員會成立的事情,沒想到他這麼快就走了。”

  瞿弦和是第一位把詩歌《小草在歌唱》搬上舞台的朗誦藝術家。1979年,在中山音樂堂舉辦的一場紀念張志新烈士的大型詩歌朗誦會上,瞿弦和朗誦了這首長詩。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瞿弦和說:“那是一個為真理而斗爭的時代,這首詩寫得很深情,一開始就是‘風說:忘記她吧!’這是他對張志新就義現場的一種描述,這個切入點非常好,然后又從小草的角度來表現張志新烈士的那種精神。我覺得切入點和象征用得非常好。”

  瞿弦和回憶,當時他朗誦完這首詩歌后,他和現場觀眾都熱淚盈眶,先后謝幕大概有六次之多,在后台和門口有不少觀眾跟他握手。他說:“我和雷抒雁差一歲,他的詩歌可以說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激情,寫的是社會現實。”

  2009年,瞿弦和在雷抒雁的老家,陝西西安的人民劇場再次朗誦了這首《小草在歌唱》,他說:“過去這麼多年了,觀眾仍然很熱情。我多次在講座和講課中以這首詩歌為例,特別是那句‘你看,從草地上走過來的是誰?油黑的短發,披著霞光。’我多次跟學生說,這一段特別像從高昂的交響樂一下子轉換到悠揚的小提琴,特別感人。”

  >>創作往事

  一種不可名狀的憤懣郁積在胸口

  夜不能寐一氣呵成《小草在歌唱》

  1979年,雷抒雁為紀念張志新創作的長詩《小草在歌唱》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在《詩刊》雜志發表。他先后出版了《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激情編年》等十余部詩集,以及《懸腸草》《秋思》《分香散玉記》等散文隨筆集。

  得知雷抒雁去世的消息后,近代史學家雷頤表示,當年雷抒雁發表悼念張志新的詩歌《小草在歌唱》震撼一時。

  雷抒雁生前曾回憶,《小草在歌唱》在當時有兩個評價。一個評價是,有評論家寫了《全民族的懺悔》的文章,認為這首詩和巴金的《隨想錄》是當時比較典型的對十年動亂的反思和懺悔。《小草在歌唱》正是對那種昏睡的生活、愚昧的日子的一種警醒與頓悟。另一個評價,就是有人認為這首詩是新現實主義的開篇。

  此外,雷抒雁的作品曾多次入選各省高考語文試題,他的《星星》曾被選為2006年山東省高考作文題,這首詩創作於上個世紀70年代后期,收錄於詩集《小草在唱歌》中。談及此事,雷抒雁曾說:“文學就是這樣,有時候你根本想不到30年后它還可以復活。”

  2009年1月,雷抒雁在《中國文化報》上發表了《“小草”當年怎樣歌唱》,詳細講述了當年如何創作出轟動一時的長詩《小草在歌唱》。

  雷抒雁回憶道:“1979年6月7日,煩悶的一天,讀了張志新烈士的事跡,我無法坐下來工作,一種不可名狀的憤懣郁積在胸口。像一匹困獸,我在籠子裡逡巡。”

  在這個難眠的夜晚,雷抒雁去看望兩位詩友,議論的依然是張志新。他寫道:“人們的情緒在波動,隱隱約約感到一些東西在閃爍,還把握不准……關了燈,卻難以入睡,總是看到一個可怕的刑場,一攤紫血,一片青草。耳邊能聽到槍聲,淒厲的槍聲!回想那些年代,真想同天地一起哭!寫!爬起來,打開燈,鋪展紙,正是6月8日凌晨1時。風說:忘記她吧!一開了頭,便收不住筆﹔圍繞著小草,想像在馳騁。我也驚奇那些詞匯、警句怎樣涌進筆底。很順利,一口氣寫完,讀了一遍,推敲了些地方,添了些枝葉,自我感覺很滿意。躺在床上,已是凌晨4時。興奮難以抑制,想唱歌,想喊叫,又想盡快讀給誰聽。早晨,抄出來,給兩位同志看看,得到的是肯定和鼓勵。於是,我把它送給了《詩刊》。”

  《小草在歌唱》

  ——悼女共產黨員張志新烈士(節選)

  一

  風說:忘記她吧!

  我已用塵土,

  把罪惡埋葬!

  雨說:忘記她吧!

  我已用淚水,

  把恥辱洗光!

  是的,多少年了,

  誰還記得

  這裡曾是刑場?

  行人的腳步,來來往往,

  誰還想起,

  他們的腳踩在

  一個女兒、

  一個母親、

  一個為光明獻身的戰士的心上?

  隻有小草不會忘記。

  因為那殷紅的血,

  已經滲進土壤﹔

  因為那殷紅的血,

  已經在花朵裡放出清香!

  隻有小草在歌唱。

  在沒有星光的夜裡,

  唱得那樣淒涼﹔

  在烈日暴晒的正午,

  唱得那樣悲壯!

  像要砸碎焦石的潮水,

  像要沖決堤岸的大江……

  二

  我恨我自己,

  竟睡得那樣死,

  像喝過魔鬼的迷魂湯,

  讓轔轔囚車,

  碾過我僵死的心臟!

  我是軍人,

  卻不能挺身而出,

  像黃繼光,

  用胸脯筑起一道銅牆!

  而讓這顆罪惡的子彈,

  射穿祖國的希望,

  打進人民的胸膛!

  ……

  ■背景

  張志新烈士

  張志新(1930-1975)女,漢族,天津市人,中共黨員。曾任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干事。張志新懷著對黨、對人民的赤膽忠心,在“文革”期間,反對林彪、“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遭受了殘酷的迫害。她堅持真理,公開揭露林彪、江青一伙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被“四人幫”一伙定為“現行反革命”,於1969年9月被捕入獄。1975年4月4日她慘遭“四人幫”殺害,年僅45歲。1979年3月21日,中共遼寧省委為她徹底平反昭雪,並追認為革命烈士。(記者 田超)

 

 

(責任編輯:溫璐、耿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