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8月15日電 (記者 曹玲娟)由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先生總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與江西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多卷本大型通史《中國通史》(第二版)近日已順利出版。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今天在滬宣布的。
《中國通史》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創造性地以新綜合體的形式,記述了自遠古時代至1949年的中國歷史,是20世紀中國幾代史學家編撰同類圖書總結性和創造性結合的巨著。全書共12卷22冊,約1400萬字,內容豐富,脈絡清晰,既勾勒了中國1949年前每個歷史時期的發展軌跡,又反映了各歷史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創造的偉大成就﹔既敘述了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又對相關史料作了介紹,兼備學術性與資料性。
在體例上,《中國通史》不僅借鑒吸收了中國古代傳統的多種史書體裁,也借鑒了近現代通史編撰的體例,創立了“新綜合體”的獨特體例。在內容上,重視各種社會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重視貫通古今的發展規律,全面、立體、系統地描繪各歷史時期的全貌,真正做到了“通古今”。該書開辟了21世紀中外讀者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的新途徑。有學者指出,《中國通史》“最全面、最詳盡、最系統,是真正的通史”。
《中國通史》作者陣容強大,匯聚了國內一流的歷史學家,有近500位作者參與編撰。各分卷主編,如蘇秉琦、徐喜辰、斯維至、楊釗、史念海、高敏、安作璋、施丁、何茲全、黎虎、史念海、陳光崇、陳振、陳得芝、王毓銓、周遠廉、孫文良、龔書鐸、王檜林、郭大鈞、魯振祥等都具有相當深厚的歷史研究功底,並在各自研究領域取得卓越成果與影響,由他們又約請的500位參與撰述的學者,也是一流人才,這種集中當代史學界的名流於一書的盛況,是同類書所無法企及的,也構成了本書的一大特色。
從1979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召開第一次編寫工作會議,到199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齊,第一版《中國通史》歷經整整20年。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成立了《中國通史》(第二版)出版工作委員會,對全書進行了全面審校,根據新發現的資料、新的研究成果作了一些補充,黑白照片換為彩色照片,封面和開本進行了新的設計。最終,《中國通史》(第二版)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