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默
不為超越文章
一提到張默,人們往往聯想到“星二代”、“叛逆孩子”,但已經三十而立的張默近年來厚積薄發,從《讓子彈飛》、《一九四二》到正在熱播的《失戀33天》,演技逐漸得到認可,慢慢擺脫了父親的光環。接受本報專訪時,張默坦承如今的自己已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以前我很在意(星二代稱號),也反擊過,覺得特別不公平。現在我的心態變了很多,對於大家貼的標簽,也不再排斥。原因其實特別簡單,不是妥協,就是因為我長大了,變聰明了。”
選角:我不適合演偶像,反而像“壞蛋”
廣州日報:你演王小賤讓大家很驚訝,其實你糾結過嗎?
張默:糾結過。一是因為電影已經很成功了,很難超越﹔第二個就是我的形象。大家都不認為我能演“王小賤”,但后來我想通了,雖然我不是這款型的演員,但我可以改一改,保留原作的精彩,再加一點新東西,這也算是我的認真之處吧。
廣州日報:那當初是什麼動力讓你接戲?
張默:片酬啊(笑),好故事、好劇本、好片酬,這三點都不錯的情況下,我就接了。其實我以前一直覺得自己不適合演偶像劇,反而更像搶女主角的壞蛋﹔好在《失戀33天》不是那種你儂我儂的偶像劇,而是一部討論情感的劇作,談戀愛不是隻有帥哥才能談,我也能啊。當然我也演不了“流星雨”,隻要效果不惡心就好了。
廣州日報:觀眾難免會拿你和文章比較,你覺得自己能超越嗎?
張默:我超越不了他,從外形上來說,我已經輸了。但我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觀眾覺得姚笛能超越白百何,就是這個戲的成功。
廣州日報:你跟王小賤這個角色有共同之處嗎?
張默:我們的共同點就是對事兒的挑剔和認真,這點他跟我挺像的。其實王小賤挺男人的。
廣州日報:找你的劇本肯定不少,現在你接戲的標准有變化嗎?
張默:以前我沒有任何標准啊,人家能找我就感謝死了,一個“星二代”多不容易啊。現在找我的劇本漸漸多起來了,我開始有了選擇。
正名:不希望以后孩子上網看到的全是謾罵
廣州日報:最近感覺現在的你成熟了不少。
張默:對,我以后會盡所有的努力去做我個人形象的危機公關,對待媒體的態度永遠不會像以前那樣了。因為我長大了,幾年后還可能會有孩子,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上網看到自己的爸爸名字全是跟不好的事情聯系在一起。我不希望他看到的全是謾罵,從現在開始,我要為自己正名。
廣州日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你的心態有了這樣的變化?
張默:這個說不好,並不是具體某一件事讓我做這個決定。一直以來,很多人覺得我是星二代,進演藝圈不是靠演技,這非常不公平。但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而且很喜歡,我就希望能走下去。現在這條路上有很多坑坑窪窪,這是我自己以前建立的,我希望由自己來挪開。
廣州日報:對於“星二代”的稱號,你是不是一直都很排斥?
張默:的確,以前我很在意,也有反擊過,覺得特別不公平。但長大了意識到不公平的事兒太多了,我也得到過益處,所以我也要學著去承受。現在我不再排斥,有一部分人不再把我當“星二代”了,在角色上我也是跟大家公平競爭,從中我得到了很多快樂。
廣州日報:是不是因為戀愛了的關系,內心變得更加柔軟了?
張默:因為戀愛?女人才會因為戀愛改變,男人不會(笑)……但可能有關系吧。不是妥協,而是因為我長大了,變聰明了。我希望把每件事做得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