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紫檀酒店:什剎海裡最初的老北京

2013年09月07日06:56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紫檀酒店:什剎海裡最初的老北京

紫檀酒店的中式客房

酒店中的四合院堂會

  700余年來,鐘鼓樓一直矗立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見証著什剎海的變遷。王府、寺廟、名人故居環湖而列,綠樹半掩著一條條古老的胡同。岸邊的青柳目睹過元、明、清三大王朝的榮辱興衰,湖畔的小院承載過幾十代普通百姓的悲歡離合。而眼前的這一泓綠水,依舊繼續自遼金至今北京的一線人文脈息。

  什剎海最美的地方在哪裡?這其實是“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問題。在一片水泥森林包圍之中的什剎海,猶如這個城市中央的一片建筑文化的綠洲,懷舊的人們得以在這裡喘息,不斷溫習著舊夢裡的青磚灰瓦、四方天空。

  如今,北京的都市味越來越濃了,能看到舊時民風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可就在這什剎海,依然能夠咀嚼到京味十足的老北京文化。然而,暢游在什剎海這個被稱為“老北京最美的地方”,在享受自然景觀的同時,為什麼不住下來呢?

  什剎海周邊,除了高星級酒店、商務酒店並不多,主題酒店倒不少,特別是在老北京四合院裡開設的文化主題酒店,興華胡同上的紫檀文化酒店,就是其中的翹楚。由什剎海會館投資建設並運營的這家酒店,門臉不大,內中卻別有洞天。

  昔日索尼私宅變身紫檀“展館”

  這是一座傳統的二進四合院,如詩如畫,灰磚灰瓦,“寸檀寸金”的紫檀家具、價值連城的古玩字畫,讓人恍如置身於小型收藏博物館。

  從德勝門西大街拐進興華胡同,百步之外,紫檀文化酒店就在那裡,如同小家碧玉般等待著識貨的人走進。這座兩進的小四合院,看似不起眼,卻是清朝開國元勛索尼的一處私宅。

  “雖然曾經顯赫,但后來經過多年變遷,這座宅子早已面目全非。我們在此基礎上自地自建,最終形成了酒店目前的樣貌。”什剎海會館總經理裴武無奈地表示,成規模、聚集到一起的四合院已經很少見了,會館方面當然也很想讓什剎海的諸多四合院從風格到位置,都能集中在一起,但實際上卻是根本不可能的。像紫檀文化酒店所在的院子一樣的四合院也越來越稀少,能開發出一兩處具有代表性的主題四合院酒店,已頗費心力。

  如果單從客房數量來說,紫檀文化酒店確實算得上物以稀為貴,整間酒店隻有10間客房。就是這10間客房,讓紫檀文化酒店成為當年第一批服務奧運並入選“北京人家”的文化精品酒店。

  與其說這裡是位於什剎海水岸的四合院賓館,不如說是老北京“爺”的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它不是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建府邸、造庭園、修寺院的場景再現,而是為現代住客而設計的紫檀文化生活境界。

  裴武告訴記者:“紫檀一直有‘寸檀寸金’之說,據《本草綱目》記載,紫檀散發的香氣具有寧神益氣的效果,並有助睡眠。隨著社會的發展,紫檀木越來越稀少,也使得紫檀家具彌足珍貴。現代客人想要體驗古代大宅院的感覺,上檔次的家具是必不可少的。紫檀文化酒店正是基於紫檀的珍貴性,設計了主題,讓到這裡居住的游客,能體會到古典的建筑美、家具的設計美。”

  據悉,酒店裡的紫檀家具和字畫,均是會館多年找尋、收藏而來,其中最貴的是一個小葉紫檀的架子床,其目前市價超過百萬元。產自印度的小葉紫檀,又稱雞血紫檀,是紫檀木中最高級的品種。坐臥於這樣樣式復古、木料名貴的架子床,說不定,一個穿越的美夢,就將在這裡發生,誰知道呢?

  “天棚、石榴樹、肥狗、胖丫頭”

  三輪車代步走老街轉胡同,老北京人為你風趣講解﹔在紫檀文化酒店,你可以盡享北京最美的休閑景致。

  與其他酒店不同的是,紫檀文化酒店卻是大門緊閉,以保証住客的私密性,隻留門邊的兩個門墩靜靜地坐在樹蔭下。敲門入院,迎面的石頭影壁上,上書非常難認的兩個字“戩轂”,酒店工作人員解釋,這個詞意為“勤儉持家,福祿雙擁”。漫步四合院,還隨處可見葫蘆,葫蘆的諧音即為“福祿”。這些寓意代表著古時老北京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因如此,這座酒店在2009年初開業時,取名福祿四合院,后才將“福祿”改為“紫檀”,更加深化了酒店的主題和特色,但四合院的元素和內涵卻始終如一。

  酒店前台不大,上面放著傳統的文房四寶,旁邊的牆上挂著黃花梨雕刻的春夏秋冬圖。四方天空下的四合院子,巨大的玻璃吊頂,讓院子儼然成為一個充滿小資情調的陽光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論是在樹蔭下仰頭追逐斑駁的陽光,還是夕陽下抓住這最后一抹鮮紅,院落裡就著一壺茶或者一杯咖啡的發呆生活,或許是現代住客愛上四合院的重要原因。而對於執著於傳統的住客來說,酒店裡甚至一磚一瓦的契合,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北京人的生活理念和文化,也彰顯著“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的生活情趣。

  陽光庭園除了提供飲品之外,還開辟出餐廳區域,在此可以嘗私家菜、品御茶、賞堂會、觀四合院,當真是既接地氣,又暗合了酒店回歸傳統的文化氛圍。

  讓紫檀文化酒店如此與眾不同的,除了陽光房一般的院子外,則要數散布其中的文化因子。酒店文化氛圍濃厚,古箏、字畫隨處可見,房間的陳設也十分雅致,中式家具的樣式,也大多來自紫禁城。10間客房分布在地上一層與地下一層的空間中。而餐廳、茶室、玻璃地板展示的文物遺跡,都在地下一層的空間中,在更好地利用了空間的同時,地下空間卻也不顯逼仄和沉悶。

  “在這兒,你就是京城的爺”

  作為已經擁有2家文化主題酒店的什剎海會館,在文化主題酒店投資和運營領域,算得上先行者。

  從最初的投資、建設到后期運營,開一家文化主題的酒店,特別是以四合院為基礎的文化主題酒店,到底要砸多少銀子?對此,裴武笑稱,投資多少,隻能說數以千萬元計。

  在實際經營中,裴武也發現,四合院文化主題酒店,更受國外游客的歡迎和認可。“隨著北京國際旅游城市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外國客人來到北京,希望體驗到特色的居住環境,四合院成為了必須的載體。”

  對於已不算“初出茅廬”的紫檀文化酒店,如何在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的基礎上創新,裴武表示,今后,酒店還會加大文化投入的力度,畢竟文化是酒店經營的內涵,也是酒店可持續發展的精華所在。

  他舉例說:“我們有一句話對酒店做出很好概括——‘在這兒,您是京城的爺!’(Here,you are the lord of Peking!)我們注重住客的多方面感受,尤其是心理上的感受。因此,除了提供高檔的硬件設施之外,我們還提供24小時管家式服務,有求必應,讓住客時刻體會到隻要在這裡,他就是貴族、就是京城的爺。”

(來源:中國文化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