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7日電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全部作品的內地獨家出版授權由新經典文化公司獲得,唯美版《雪國》《千隻鶴》《山音》三部經典作品的精裝版本隨即驚艷登場。一場由旅日文化學者李長聲和毛丹青帶來的圍繞川端康成、莫言、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樹的精彩對談日前在京舉行。
說到川端康成,一定會說到他對中國當代的作家和作品的影響,從余華、莫言、格非、蘇童、安妮寶貝、郭敬明、落落,可以說沒有哪一位不曾受過川端康成經典作品的影響,尤其是莫言,他甚至說“《雪國》是我寫作道路上的燈塔”。而作為這些作家,絕大部分第一次到日本都是跟毛丹青一起出行的,他回憶莫言的那次日本之旅可以用“神神叨叨”來形容。“莫言說,他在湯本的溫泉館(《伊豆的舞女》寫作地)裡泡溫泉時,推拉門無聲無息打開,但沒有人進來。樓梯的長廊上傳來木屐的清脆響聲,但仍然沒人出現。他相信遇到的就是川端康成的魂兒。”
毛丹青認為,日本之行打開了莫言對於小說的想象,“他跟我說,他零距離接觸到日本作家的原始風景。”當一個作家通過一次旅行能夠進入到另外一個作家的履歷和經歷裡面的時候,他所承受的這種想象的裝置會非常大。
而關於日本兩位“諾獎”得主川端康成與大江健三郎的一段公案也成為討論話題。川端康成的獲獎演說是《我在美麗的日本》,大江則演說題目則干脆與川端對立,是《我在曖昧的日本》。
2002年,大江健三郎在毛丹青的陪同下,前往山東高密尋找莫言的創作軌跡。毛丹青說自己曾就這兩篇針鋒相對的演講詞進行詢問,大江健三郎的回答很簡單:“文學來源於對立。”李長聲認為:“大江的發言是政治性的,他對日本有所批判。川端的發言是藝術性的,討論日本的藝術魅力。他們的性格、政治取向不一樣,所以他們的差別很明顯。”
雖然川端康成對於中國作家影響很大,但李長聲與毛丹青介紹,在日本,村上春樹等對他卻“不感冒”。
村上春樹在寫完《1Q84》之后,曾提到對川端康成的評價,他說:“我沒有見到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所以不太清楚,不過我猜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擁有常人沒有的藝術感性,覺得自己是特殊的人,就像藝術貴族,我覺得這一點和我不一樣,我對於生活於世界上的自我幾乎提不起興趣,並不打算去描寫。”
談及村上與川端的差異,毛丹青毫不客氣地說,村上實則是個“小說工程學家”,相比川端更加“入世”甚至略帶“痞氣”,也更會經營自己的寫作和形象。“他在世界上成名是通過《紐約客》起來的,因為他很懂英文,誰來翻譯他的小說都是他說了算。當然中文他不懂,他也不看好這個市場。他完全是從英語的世界裡振作起來的一個奇人。村上對國外的媒體還比較好一點,他對日本媒體從來不搭理。所以村上是個非常會經營他個人和小說的人。”
據出版方新經典文化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川端康成作品自上世紀70年代末首次被著名翻譯家葉渭渠先生等人介紹到中國后,至今三十多年首次以獨家授權形式推出,結束了國內長期“非獨家授權”出版分散、良莠不一的狀態。
據悉,新版本由著名青年設計師採取典雅精致和風設計,以日式傳統服裝紋樣為基調,力求再現川端康成小說中空靈靜美的世界。三部經典之作的封面均以和服花樣的濃艷布藝花紋作為底色,外裹齊腰高外封,隱隱透出內裡花色,使艷麗濃烈的色調半遮半掩,暗藏從濃烈之美轉向朴素之美的日式美學審美。因此新書剛一上市即被讀者贊為“史上最美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