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聽寫大會引發文化思考 還能像祖先那樣敬畏文字?【2】

2013年10月19日11:13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聽寫大會引發文化思考 還能像祖先那樣敬畏文字?

  我們還能像祖先那樣敬畏文字嗎

  在江藍生看來,書寫首先是一個對待漢字的態度問題。“技術化時代電腦和手機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閱讀和書寫的工具,電子閱讀正在日益取代紙質圖書的閱讀。其結果就是淺閱讀、快餐文化的興起。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敬惜字紙’,是說如果這張紙上有漢字,是不可以被隨意扔掉、不能拿來做別的事情的。這種對於漢字、對於自己母語的敬畏尊重的傳統,我們現在到哪去找?相反,一些人隨意拿漢字、漢語調侃、戲謔,解構漢語的語法規則,歪曲一些字的形音義,這種現象非常的普遍。長此下去,作為母語的漢字本體就會發生蛻化和異化,它反過來又會侵蝕我們的精神和文化。”

  酈波強調了書寫與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關系:“漢字是獨一無二的表意文字,它有一種整固性。整固的特點表現在精神層面。中國文化講外圓內方,天圓地方,方是指什麼?內在精神的堅持。寫方塊字的時候,自我精神的重塑達到一個層次。古代科舉考試,要看字寫得漂不漂亮。中國古代文人的修身,尤其在精神層面上很多是通過書寫進行的。”

  手寫能力對漢字具有特別的意義,對此,王寧給出了非常生動的解釋:“漢字有這麼個特點,你光看著它,它沒有親和力。你隻有自己動手寫它才有親和力。你一寫字,它就到你身邊來了。”“作為一個老年受眾,我看這個節目就高興得不得了。我不是去看字。而是看寫字、看孩子,看孩子跟看寫字這兩個都很可愛。孩子們寫字不光是寫字,他是在動腦子。他會寫錯,但是他的錯有他的思想在裡頭,他已經懂得形聲字的字旁有類別。對漢字他開始有不同的考慮,雖然可能寫錯,可是漢字的理念是正確的。所以我覺得這些孩子們很可愛,這個節目不只是讓大家認幾個字,而是讓大家對漢字有感覺。漢字已經成了大人的老師,看孩子們優秀的表現是內心裡的一種高級娛樂,當你會寫的時候這種愉悅性就更大了。在這個節目中,藝術性和科學性同時得到了體現。”

  更重要的意義是文化傳承

  關正文坦言,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所收到的各種反饋中,最讓他困惑的是很多人對題目難度的質疑。“很多所謂的意見領袖批評我們的題目選詞冷僻,認為應該考常用詞。聽上去這種意見似乎很正確,但經不起推敲。一個語言之所以優秀、優美,恰恰體現在其對微妙差異豐富准確的表達能力上。相近語義的詞匯量越大,語言的能力才越強。一個英國農民一生可能僅需要800個單詞就夠了,這是語言能力退化的表現,而不是語言效率提高的標志。強調將漢字書寫能力局限在常用詞范圍,是快餐文化價值觀的折射,而詞匯在常用語之外的寬度,才是形成美感的源泉。”

  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所長、本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裁判長劉丹青先生說:“大會從選詞、命題到讀詞、解釋、評判,一直到嘉賓的評說講解,這些都是建立在語言文字學專業的基礎之上,有很扎實的專業基礎,使得這個節目能夠在傳承、傳播規范漢字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這是它理性的力量。”

  王寧認同了這一基本判斷:“這個節目開播以來所出的題目我個人是挺欣賞的。咱們要先把小孩子引導到‘喜歡寫’這個層面上。你看他寫對了以后是很高興的,‘犖’字能寫出來我都非常吃驚。這說明他對漢字有親和力。還有很多科技名詞我也認同,因為漢字的書寫每個學科的老師都要管。現場有評論,講點道理他就記住了。”相比之下,王寧倒是擔心將來持續舉辦,如果光找難字就出不來題了。“小孩子的記性特別好。如果能夠進入大賽,他們能夠把一本字典背一半。不可能完全不去背,因為孩子記性太好了。”

  在談到題目難度時,酈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提筆忘字的不是正在比賽的孩子而是成年人。孩子在中學生階段必須延展漢字的難度,說難的大多是成年人。做這件事情不光是為了書寫,后面還有更重要的使命是傳承。有些詞寫起來很生僻,但是它是重要的歷史文化傳承的內容,這種詞在聽寫的過程中,旁邊有文化專家進行解讀,這就是文化傳承,這是書寫背后更深刻的價值和內涵,也是這個節目最重要的出發點和歸宿所在。所以所謂的生僻字、難字是大家的誤解,沒有完全理解設計者的初衷。

  北師大附中特級語文教師鄧虹說,其實有好多詞,社會上有很多人覺得難,可我們中學老師覺得並不難。比如說“犖犖大端”,高三復習中,成語裡必有這個詞,隻不過很多成年人不知道罷了。

  很多專家也指出了目前漢字聽寫大會題庫改進的方向。王寧教授說:現在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考慮“字”的難度多,考慮“詞”的難度還不夠。有的時候,一個很容易的字放到詞裡會變難﹔有時候這個詞非常難,但寫出來的字卻很簡單。這個節目不要助長小孩去死背,要讓他們背完后能理解。中國文字學會會長、安徽大學教授黃德寬建議,聽寫大會的考題,難度字應該更多關注需要當代青少年和國民應該記住的對歷史文化、歷史事件的記載詞語,提醒大家對這些文化現象的關注。現在我們《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字隻有三千多一點,一二級字加起來也就是六千多,這是符合漢字使用規律的。現在有人編字典,把所有的字都收集起來,八九萬個漢字,裡面有好多漢字早就退出了使用領域,這就造成一個誤解,說漢字太多了、太難了,不利於對外漢語推廣。

(責編:陳苑、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