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韓國MBC電視台電視劇《大長今》10周年特別企劃活動日前在首爾舉行。 |
核心閱讀
韓國“國民電視劇”《大長今》播出10年來,陸續登上90多個國家電視熒屏,成為韓劇走向世界的標志性作品,為“韓流”風靡全球做出突出貢獻。近日由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電視台舉辦的“2013文化內容產業論壇”上,有業內人士稱,《大長今》成功走向世界,要訣在於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細致入微的創作理念。該劇成功的經驗表明,隻有學會以本民族最為質朴的敘事方式講好故事,才能獲得國外觀眾的情感認同,使文化產業走向世界。
韓劇熱播——
帶給觀眾希望和感動
據估算,《大長今》播出10年來僅在出口和廣告上就獲得380億韓元(約合2億元人民幣)的收益,衍生效益高達1200億韓元。
韓國MBC電視台是《大長今》的制作方。該電視台台長金鐘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長今》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方面在於MBC電視台本身擁有豐富的電視劇制作經驗和資源,《大長今》劇組也擁有優秀的編劇、導演和演員﹔另一方面,電視劇中所展現的韓國傳統宮廷料理、服裝、醫藥等元素,展現了韓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該劇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體現了一種共同的價值認同,即身處逆境不屈服、不沮喪,始終堅持夢想追求,向往成功。這樣的價值追求能夠激發超越國界的認同感。
“世界上凡是《大長今》熱播的地區,對韓國商品的進口量就會相應增加,旅游、服裝、外交等領域都會隨之產生積極的連鎖效應。”金鐘國說,MBC電視台將利用1年多的時間進行籌備,計劃於2015年上半年開始拍攝《大長今2》,“希望《大長今2》能繼續帶給觀眾希望和感動”。
文化產業——
拉動經濟發展新引擎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部長劉震龍在論壇上專門引用數據說明文化產業對韓國經濟和就業起到的引領作用。“韓國文化產業出口每增加100美元,就能帶動其他商品出口增加412美元。半導體行業每投入100美元能帶來4.2人就業,而這100美元放在文化產業則能帶來12.6人的就業效果。”
為推動文化產業更好地發展,韓國政府做出了多方面努力,包括營造良好的投資和創作環境、充分保護創作者和相關制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引導創作者放眼全球市場等,以促進韓國文化產業更好地發展和走向世界。
劉震龍表示,作為創意性工作,文化產業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今天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被機器和自動化取代,而具有創意性的工作必須由人來推動,是無可替代的。因此,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還在於培養優秀的創作者。
參加此次論壇的美國夏威夷大學未來學研究中心主任吉姆·德特認為,在信息化社會,想象力和創造力成為一國競爭力的重要來源。為適應這一變化,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體制,鼓勵多元化的思想,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激發學生去尋找多種可能性,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教授郎勁鬆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傳播理念和表達方式上,韓國影視劇作品注重尋找人們的情感共鳴,重視細節,會講故事,用最質朴的敘事方式打動人心。要贏得世界觀眾的認可,需要學會用國際化的敘事來宣傳民族文化,用當代化的手法來演繹歷史文化,用現代化的手段來傳遞主流文化。
中韓合作——
文化產業交流更廣泛
“我住的酒店房間裡能收到播放中國音樂的頻道,我非常喜歡。我相信,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一定會不斷提升。”吉姆·德特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整個世界都有著深刻的影響。他本人1981年第一次去中國,目睹了30多年來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現在,文化正在成為一種重要的商品,在文化產業取得成功對於中國來說將十分重要。
他說,“中國的影視劇在制作技術和手法上已經相當成熟,許多作品在國內市場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尋找具有普遍意義、反映普通人喜怒哀樂的故事,並認真地講好這個故事,中國的影視劇和其他文化產品能夠世界上受到認可和歡迎。”
金鐘國向本報記者表示,近些年引入韓國的中國電視劇仍以歷史題材為主,比如《漢武帝》、《大秦帝國》、《楚漢傳奇》等。這些電視劇偏重宏大的歷史敘事,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題材較少。
他說,在電影方面,韓中合作的成功案例已有很多。現在,韓國MBC電視台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娛樂節目的制作模式也已被引入中國,並取得很高的收視率,希望中韓兩國在文化產業能夠實現更廣泛的合作。
(本報首爾10月2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3年10月22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