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敲響於藍老師家的門,開門的是於藍老師家裡的阿姨,我們說明來意后,於藍老師自己也推著輪椅出來迎我們,原來於藍老師腿腳不好,走路的時候,把輪椅當拐棍推著走。
於藍老師把我們領到了小客廳,這是一間隻有10多平米的房子,地板上的黃色油漆已經褪去,露出原本的黑色,家中的擺設很簡單也有些舊,兩個老式沙發,一個書櫃,一個長條型的小茶幾靠牆放著,上面放滿了報紙書稿和藥、小零食。我把訪談提綱遞給於藍老師,她拿起放在茶幾上的放大鏡,細細看起來。趁這個時候,我再次仔細掃視了一下屋子。屋子有些舊,但卻十分溫馨,牆上挂了三幅藝術家送給於藍老師的字畫:有李前寬夫人在於老90華誕的時候創作的《國色天香》,有書法名家馮鬆寫的《紅梅》兩個大字……令整個屋子飄滿書香的氣息。窗台上擺放著魯迅的銅像以及許多珍貴的合影,當然,最顯眼的要數牆上挂著的那張大照片,照片上周總理握著於藍的雙手,於藍一頭短發,白衫潔淨,露出她江姐一般的笑容。那幅照片攝於1961年。據於藍老師回憶,當時周恩來總理在開會期間和電影藝術工作者一起游賞香山,周總理熱情贊揚了於藍主演的《革命家庭》裡的女主角,他對大家說:“於藍演了一個好媽媽。”當時的情景,於藍老師至今仍歷歷在目。
採訪開始前,我們才得知,老人一個月以前剛做完白內障手術,“到現在,眼前還有些模模糊糊的”,但是就這樣,於藍老師還是接受了我們一個多小時的採訪。當聊到她第一次演電影《龍須溝》的情景時,雖然是50多年的事了,但於藍老師依然很興奮,手舞足蹈,說冼群導演執意讓她演“程娘子”,她是學生背景,又是知識分子家庭出身,沒有任何經驗,開始怎麼也找不到感覺,后來一次偶然的接觸,她發現收發室看門人的愛人就是自己要找的原型,特意和她多打交道。可是,觀眾不知道的是,那時的她,已懷著田壯壯三個月,為了採訪,經常深入大雜院,以至腿都腫了。
在採訪中,我們得知,其實,老人的人生並不順利,“在文化大革命最后那一年,我哥哥被人打死了,丈夫得了癌症去世,自己也在一次勞動中因頭暈,被磚頭打掉了門牙,右臉也打歪了,再也不能當演員了,我受了多大的打擊呀。”說起這段往事,於藍老師顯得很淡然,仿佛這些並不曾發生在自己身上,“當時,領導找我談話,希望我能當導演,這才開始導兒童電影。”說到兒童電影,老人伸出了自己的拳頭:“當時我就想,一定要拍出和拳頭一樣硬的兒童電影!”
在採訪最后,我們請於藍老師講講有何長壽秘訣,她說自己一直堅持鍛煉,每天下午四點,她會到樓下的院子裡,自己繞著兒影廠的宿舍樓走上10個圈,此外,每天的作息也很規律,“六點起,十點睡,上午看書看報,下午畫畫。”讀書養生、閑時畫畫、堅持鍛煉,老人的晚年生活簡單而快樂。
採訪完,老人還興致勃勃得帶我們參觀其它幾間屋子,給我們講牆上那些照片的故事:這是我70歲的時候,搞兒童電影的人一起給我過生日,這是我和田方(於藍老師丈夫)去蘇聯拍的照片……
結束採訪,於藍老師執意把我們送到了電梯口,她靠著牆,手扶著輪椅,電梯很慢,於藍老師卻一直不肯進去,要和我們一起等電梯,直到我們離開。
走出兒影廠的宿舍,於藍老師的話還在耳邊回想,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這位老人,以及她對電影的執著與熱情、對生活的樂觀與堅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