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廣東東莞傳統婚俗:莞城迎親不走回頭路

2014年02月28日09:23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廣東東莞傳統婚俗:莞城迎親不走回頭路

  在東莞,有著東莞特色的傳統婚俗,而由於東莞地形地貌多樣,形成各地風俗差異也較多,東莞的傳統婚俗也就分為莞城傳統婚俗、?家傳統風俗以及客家傳統風俗。各地的傳統婚俗也是特色迥異,莞城是半夜接新娘不走回頭路,鳳崗、塘廈等地的客家則是白天迎親原路去原路回。

  昨日在東莞市非遺展示館舉辦的東莞傳統婚俗文化展讓很多市民大開眼界。現場幾位30來歲的市民則告訴記者,身邊選擇傳統婚俗的朋友並不多,有市民憂心傳統婚俗未來會消失,而業內人士則表示“未來的婚禮或許會越來越回歸傳統”。

  莞城:迎親不走回頭路

  28歲的小蘇是老莞城人,2010年結婚時選擇了傳統婚禮。她告訴記者,傳統婚禮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很講究,例如新房內米斗中裝的東西,紅米、綠豆、紅棗、燈芯……每一樣都有自己的講究,紅棗是早生貴子的意思,燈芯寓意生仔,因添丁的“丁”與“燈”諧音,生仔來年可以開燈。

  小蘇還告訴記者,傳統婚俗是要黑衣待嫁的,婚禮之日,新娘要身穿黑白兩套衣服,拜完堂后,黑白兩套衣服壓在櫃底,待公婆去世時,穿上白衣為之送終﹔待自己壽終時,穿上黑白兩套衣服正寢。

  “接新娘安排在半夜,且一定不能走回頭路,即在出發前和接新娘回家時不能走同一條路。”對這些細節,小蘇都記得很清楚。

  ?家:獨特的水上婚禮

  ?家人,主要居住在沙田水鄉一帶,?家人隨水漂泊,以大海為生、舟楫為家,婚慶中,以水,婚船、船隊、哭嫁、對歌等元素,構筑一台熱鬧非凡的喜慶婚禮,而“水”,則成為其婚禮最重要的點綴,在婚禮過程中,從談情、定情到花船迎親到對歌再到歸程都在水上進行。

  ?家人每天出涌入涌,兩船擦肩而過,年輕男女均在船上通過歌聲傳達情意。一般來說,都是男方通過歌聲向女方示愛,如女方同意,第二天早上,女方便在自己船尾擺上一盆花,這被稱作“定情”。

  在娶親當天,男方會組成迎親船隊劃向女方,迎親的時候,男女雙方會在船上進行咸水歌對唱,男方獲勝后新郎才能把新娘拉上船隻。

  拜完堂,在返回夫家的路程中,新郎新娘都需在篷中,這也寓意以后的生活美滿團圓,不離不棄。除此之外,由於新郎新娘不能下船走出遮篷,迎親團的伴郎們將船從閘口旁邊用泥做的滑道上推過時,借力搖晃戲弄新人,這一環節稱之為“鬧親”。

  客家:婚前一晚穿的睡衣再也不能穿

  客家人在東莞主要分布在塘廈、鳳崗一帶,在客家婚俗裡,說媒、看親、過禮、擇吉、迎親、拜堂、喜宴、鬧房、回門等程序都一一保留,和莞城傳統婚俗不同的是,客家人迎親一定是在白天並一定要原路去原路回。

  來自塘廈的客家人鳳瓊告訴記者,“我們在穿婚服前還要穿上白衣服,寓意干干淨淨出嫁。梳妝完之后再把白衣服脫掉,換上婚服。”鳳瓊說,在客家婚俗裡,“婚禮前一天用柚子葉洗完澡后穿的睡衣,第二天換掉后再也不能穿。”

  客家婚俗對箱子的要求也非常嚴格,“不能把箱子帶出門。”鳳瓊笑道。

  專家:

  婚禮會逐漸

  回歸傳統

  如今,在東莞,已經很少能見到完完整整的傳統婚禮,東莞的傳統婚俗會否就此消失?對此,市文化館非遺部主任何超群稱不必擔憂,“未來的婚禮或許會越來越回歸傳統。”

  何超群說,傳統婚禮的環節繁瑣,但也正是因為繁瑣,所以才顯得儀式的庄重,“結婚可能是人們一輩子隻經歷過一次的事,婚禮的繁瑣,也正是從一個個的環節、一個個的細節來逐漸使兒女建立起對社會、對家庭的責任感。”何超群說,“而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我認為,傳統婚禮在未來不僅不會消失,而且會慢慢回歸傳統。” 記者龍成柳

(來源:廣州日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