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書界觀察)  

紙電同步開創出版新時代:"數字出版"常被誤讀

於殿利

2014年11月25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日前商務印書館在與美國亞馬遜公司聯合舉行的數字產品發布會上,對外宣布商務印書館正式實施紙電同步出版戰略,被視為學術翻譯典范的、商務印書館的標志性品牌《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首期將在kindle電子書上線近200本精選版本。

  商務印書館在其百余年的發展史上,屢開風氣之先,紙電同步出版的戰略舉措,同樣具有重要的標志和象征意義,它宣示了商務印書館在中國率先正式進入了出版的新時代,即全媒體出版(或混合出版)的新時代。

  近年來,數字出版成為熱點,“數字出版”的概念也時常被誤讀,時常被理解為“傳統出版”的對立面,進而對紙質出版“宣戰”,進而“革命”。實際上,“數字出版”的對應概念應是“模擬出版”,而“傳統出版”對應的概念則應該是新型的“現代出版”。新型的“現代出版”就應是紙質出版與數字出版並存的一種混合形態。因此,相比而言,全媒體出版,或者如國外出版同行的“混合出版”的叫法,比目前的“數字出版”更科學、更准確。

  全媒體出版也包含傳統的紙介質在內,從而實現了數字產品與紙介質圖書的有機結合,它們同屬於圖書產品,只是呈現的介質、載體或產品形態不同而已。這就要求編輯必須改變傳統的圖書選題策劃的單一思維,而轉為以內容為核心或出發點的多種媒體或介質的產品設計觀念。而數字產品,不一定只是紙質圖書的簡單數字化翻版即電子書,電子書只是最基本的數字產品,而最能體現數字技術魅力的是對紙介質圖書內容的價值創新,即更能為讀者或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務的數字產品。它的形態可以是書,也可以是在書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強大檢索功能的數據庫和APP等。這就要求編輯根據基礎內容,結合不同介質的特點來設計讀者喜歡的產品。在這一觀念下,紙質產品和數字產品不再對立,不再相互矛盾。相反,可能會相互促進。當下,消費者的選擇仍以紙質圖書為主,在全媒體出版的新型業態下我們仍然必須為讀者提供數量足夠多的優質紙質產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讀者的閱讀載體和習慣發生變化,勢必會對數字產品提出更多的要求。

  紙電同步還意味著生產方式的改變。沒有適應於數字產品開發的生產流程和生產方式,全媒體出版就會停留在以紙質產品為主,附帶生產數字產品的無奈狀態。我們的數字產品就會有很多羈絆,就會陷入不停地生產—轉換、再生產——再轉換,不停地加工或處理“歷史數據”的泥潭。因此,紙電同步出版在生產環節或領域,意味著生產流程的再造和生產方式的變革。以工具書為例,商務印書館在工具書的編輯方式、生產方式和生產流程方面,開發完成了辭書編輯編纂系統,逐漸形成“三庫兩台”的框架思路,即辭書語料庫、辭書資源庫、辭書數據庫、編輯編纂系統平台和排版平台。“三庫兩台”中,三庫是上游,將為工具書的全媒體出版提供源源不斷的來源,兩平台是中游,它們實現生產方式的變革,不僅極大提高工具書的出版效率,還能為內容的價值創新提供技術支持,同時為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提供高效服務。這些珍貴的資源和先進的生產方式,構成了商務印書館工具書出版的核心競爭力。生產方式的數字化,是商務印書館工具書實現全媒體出版的重要特色。

  紙電同步,對於商務印書館而言,不是一種口號,一個概念,而是涉及編輯、生產、銷售等出版各環節變革的一種積極作為。它不是在一天內就發生的,而是商務印書館十多年來數字出版探索與深化的必然結果。

  早在十多年前,商務印書館就開始了數字出版的嘗試,近些年來,我們數字出版的准備更加充分,實踐更加深入。具體而言,一是資源和技術准備,二是開發數字產品,三是探索數據產品的營銷渠道。最開始的探索集中在工具書的編輯和出版方面,建設了大規模的辭書語料庫,利用語料庫來編纂辭書,逐步形成了工具書數字出版上中下游一整套框架思路,確定了辭書數字出版的時間表與路線圖,完成了《新華字典》《新華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等眾多工具書的數據結構化工作。目前已成功開發《百種精品工具書數據庫》《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APP等廣受市場好評的數字產品,完成了烏爾都語、豪薩語和僧伽羅語等18個小語種的全媒體出版。其中《百種精品工具書數據庫》開啟了數字工具書內容新模式——知識系統,對工具書數據進行了全面、全新的深度加工和動態重組,開發了領先的檢索系統。創新的知識系統內容模式,靈活多樣的檢索方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工具書內容及其編排方式、查詢方式得到立體化、多方面的擴展,顯著提升了工具書的使用價值。這個產品,能夠看到從書本到知識再到服務的一種清晰的變化模式。

  同時,商務印書館百年資源的數字化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近些年來對民國期刊進行了深度加工整理,開發了“東方雜志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對《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進行了結構化處理,使得代表著“人類精神文化的高度”的學術經典,以數據庫和電子書的不同形式,和紙質圖書一起,共同服務於讀者。銷售方面,商務一邊自建渠道,一邊與國際著名出版機構荷蘭威科集團、美國聖智學習集團、美國亞馬遜公司和清華同方知網等合作,將數據庫、電子書和APP等以多種渠道,以B2B和B2C等多種方式提供給消費者。

  2010年,國外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電子書發行的最佳時機是圖書的精裝版之后,平裝版之前。一般而言,電子書的發行時間要晚於精裝版4個月。但隨著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事實証明,同步發行對於整體內容市場的啟動有著良好的市場疊加效應。在電子書定價較高的美國市場,同步發行為出版社帶來了較好的收益。2012年美國前6大出版商已經實現了93%的同步出版率。

  科技創新與出版的融合,其真正的動力源自社會和市場的需求,任何科技創新或革命如果不能與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相結合,便不能轉化為切實的生產力。全媒體出版和紙電同步出版戰略的實施,便是基於對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的判斷。我們隻有不斷地順應市場需求,借助科技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以內容為核心和出發點,不斷滿足讀者和用戶對全媒體產品的需求,才能讓讀者和用戶真正享受到科技創新的成果,才能無愧於這一科技創新時代。

  (作者為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25日 24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